北京青年报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玉米团长”奋斗40年只为端牢中国饭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4 07:34

WechatIMG25.jpg

从事玉米科学研究近40年,带领团队育成推广国审玉米新品种200多个,累计种植5亿亩以上,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多项荣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的同行和玉米农户们都习惯叫他“玉米团长”,赵久然的微信名也是“玉米团长”,因为他一心扑在玉米上,发自内心地爱这项事业,觉得“在田里看看玉米就是很享受的事情”。

培育“甜糯”玉米造福京郊种植户

对玉米爱好者来说,甜玉米和糯玉米这两类品种就像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如今市场上却出现了一种“甜加糯”的玉米,让两种特质结合在一起,口感非常好,这就是赵久然带团队研发的“农科糯336”品种,在一个果穗上实现了甜、糯分别占1/4和3/4的比例,吃起来以糯为主,糯中带甜。

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赵久然时,他正在为京郊很多农户种植“农科糯336”收成好而高兴。这个新品种目前已经进入示范推广阶段,在平谷等京郊和全国很多地方种植,并迅速占领了多地高端鲜食玉米市场。其单季亩产值维持在5000元左右,高者可达上万元。

很多低收入农户通过种植“农科糯336”走上了致富路。房山区琉璃河镇常舍村的鲜食玉米种植大户韩凤岭,十余年来种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品种,从最初的“京科糯2000”到现在的“农科糯336”,品种品质显著提升,加上赵久然等专家提供的技术支持,韩凤岭带领村民成立鲜食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效益十分显著。

研发玉米新品坚持“三好”标准

赵久然告诉北青报记者,他研发玉米新品种的标准是“三好”:好种植,普通玉米怎么种它就怎么种;好吃,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欢迎;好销售,市场渠道畅通,农民种的收的都能够及时销出去。

这“三好”的标准,贯彻在赵久然数十年的玉米育种工作中,也切切实实让广大农民受益。近40年来,赵久然带领团队育成推广国审玉米新品种200多个,累计种植5亿亩以上。其中仅他研制的“京科968”品种种植面积就累计超过1.5亿亩,成为我国当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主导品种之一;“京科糯2000”累计种植上亿亩,种子和产品销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鲜食玉米。

建“玉米指纹库”帮农民辨种子真伪

微信图片_20240704075300.jpg

除了研发实用新品种,赵久然还致力于用技术维护农民利益。玉米种子常见“一品多名”和“一名多品”以及“仿、冒、套”等问题,传统上靠肉眼观察形态耗时长且难区分。赵久然在国内最早提出并实施将“玉米DNA指纹鉴定”技术系统化、标准化的构想,带领团队经过十多年艰难攻关,使这项技术达到了经济、简便、快速、准确的要求,即在分子水平上给每个玉米品种建一个身份证,可以准确鉴别区分不同品种玉米。他的实验室构建了全球数量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为玉米品种审定、品种保护、品种真伪司法鉴定、农民权益维护等多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曾有京郊农民从非正规销售渠道购进玉米种子后发现,玉米的植株参差不齐,颗粒也不饱满。农民带着种子找到赵久然做“亲子鉴定”,结果发现种子只有60%的纯度,与国家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凭着这一鉴定结果,农民把种子销售单位告上法庭,获得了赔偿。目前,该实验室受农业部、公安法院等部门委托,已提供玉米品种及种子检测技术服务5万多批次,有效地避免了农民和农业生产的损失。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饲料保障都至关重要。”赵久然说。已经年过六旬的他依然忙碌在工作岗位上,不是在出差路上,就是在玉米田里,要么就是带学生泡在实验室里。他表示,还要再接再厉,努力创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好种业翻身仗、端牢中国饭碗作出更多新的贡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甜度超西瓜 昌平崔村红京小糯白亮甜玉米迎来丰收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9
世界首创!崔村红京小糯玉米白亮甜开创玉米新时代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2024-07-28
京郊最大鲜食玉米种植地延庆区旧县镇启动春耕播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平谷田间春耕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北京农学院张秋芝团队“南繁北育”培育玉米新品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2
工行北京分行成功办理北京地区首笔玉米新品种权质押贷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4
10个科技社团参加农民丰收节 展示农科成果和利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3
全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新品种侵权案件今年多发
中国新闻网 2023-09-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