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看了这个,你还觉得孩子胖乎乎很可爱吗?
马上营养 2024-06-19 19:3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患病率迅猛增加。

儿童肥胖率虽低于成年人,但其上升速度却高于成年人,中国是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人数 最多的国家,约 3496万。肥胖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给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肝脏、运动骨骼、心理行为及认知智力等多方面带来危险。

儿童肥胖最重要的长期后果是肥胖及其相关的健康危险可持续至成年期:

01

超重、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3倍、3.9倍;

02

发生高甘油三酯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6倍和4.4倍;

03

发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2倍和5.8倍。

04

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

05

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也呈现正常儿童、超重儿童及肥胖儿童逐渐升高,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

学龄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人体会在学龄期步入第二次生长高峰,身高和体重都会有明显的增长。

在这一阶段,儿童对营养的需要量很大,而且对体重的认知容易受外界审美观念的影响,尤其是青春期容易对自己的体型认知错误,进而导致盲目节食减肥,影响身心健康。

因此,学龄期,家长、学校都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不仅要帮助他们管理体重,还应该及时纠正错误的审美观,引导学龄儿童树立正确的体形、体重意识。

判断孩子肥胖的标准

可以采用 BMI 作为一般性肥胖的初筛指标,根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

(WS/T 586-2018)来判断儿童超重肥胖(表1)。

表1

用于筛查 6~18 岁学龄儿童青少年

超重与肥胖的性别年龄别 BMI 界值范围(kg/m2)

引自:《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

另外,采用腰围作为中心型肥胖的辅助性筛查,根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7~18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WS/T 611-2018)来判断儿童中心型肥胖(表2)。

表2

用于筛查 7~18 岁学龄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的界值范围(cm)

引自:《7~18 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WS/T 611-2018)

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是遗传、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肥胖与营养的关系十分密切,高能量密度膳食、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低身体活动水平和静态生活方式等均被认为是影响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

肥胖儿童的饮食原则

1、平衡膳食

儿童在饮食中要保持食物的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保证鱼、肉、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

每日三餐,两餐间隔4~5小时;三餐比例要适宜,按照所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比例,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供应。

2、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健康的饮食行为是减少儿童肥胖的关键。

包括:少吃油炸食品,限制食糖的摄入;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尽量在家或学校进餐;进食量要控制,不饥一顿饱一顿,不暴饮暴食;合理食用零食,尤其在看电视时更要注意;保证吃好早餐,晚餐不吃太饱。

来源:马上营养

相关阅读
减肥的速度越快越好?不吃主食就能减肥?这些误区很多人中招,快自查
科学辟谣 2024-06-17
​坚决不做“小胖墩”!儿童肥胖防治并举,爸妈必看!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2024-06-07
学龄儿童应该怎么吃?“小胖墩”如何减重?专家来支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0
寒假在家,怎么喝水更健康?| 寒假健康提示
健康中国 2024-02-20
家有“小胖墩” 寒假这样吃、动、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