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记者随访北京第二波次电动车自行车夜查:违停、充电问题有减少 仍有居民带电池回家充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18:56

5月29日晚,北京市开展第二波次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集中夜查行动。当晚,北京青年报记者跟随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对西城区天桥地区、什刹海地区的部分社区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北青报记者发现,较首次夜查,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的问题虽有所减少,但是仍有部分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单元楼内或将蓄电池带回家充电。

“虽然今晚可能下雨,但是电动车也不要停在楼道里,小区里的停车场有棚子,咱们物业可以引导居民,雨天将车停到车棚里去。”29日晚,在西城区天桥街道天桥北里小区,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四大队大队长程勇在夜查时发现,该小区的部分居民楼单元门内停放着电动自行车。发现问题后,物业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将车辆逐一移出了单元楼。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检查,程勇发现,居民将电动车电池带回家中充电的情况明显减少了,乱停放的情况也得到极大的改善。“我们辖区的专职消防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从前阵子开始,每天晚上都到辖区来检查,看见有居民将车推回家,或者将电池带回家时,第一时间就去制止,并且和居民科普相关知识。”程勇说,久而久之,居民们就养成了不把车推回家充电的习惯。

在大拐棒胡同1号院,检查人员走进各个单元楼,逐一查看是否有电动车违规停放在楼内的情况。“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是本次夜查的重点之一,楼道内禁止停放电动车,否则会存在安全隐患。”西城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张俊波边走边和物业工作人员交流。

“这是谁的电动自行车?车里面的蓄电池被拿走了,会不会拿到家里充电去了?”在该小区一单元楼内,西城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张俊波在检查时发现,该单元楼楼道内不仅停放了一辆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上的电池也不见了踪迹。张俊波判断,电池很可能被车主带回了家中。“我们赶紧上楼挨家挨户去问问情况,车主要是真的把电池带回家充电,那就太危险了。”张俊波说。

在该单元的5层,张俊波和民警一同找到了这名车主。“我回家时候看楼下没有位置充电才拿上来的。”面对张俊波和民警的询问,车主刚开始表示,带电池回家充电是因为充电桩没地方,但是在张俊波劝导车主将电池放入充电柜充电时,车主虽然同意,但仍然认为“没必要”,并表示,“其实没事”。

面对车主的不理解,张俊波和民警只能一遍又一遍为车主科普,在车主彻底了解电动车入户充电的危险后,车主说出了自己将电池拿回家充电的真正原因,“我只会用充电桩,充电柜不会用,没地方时候只能拿家里充了。”

“这个很简单,我带你操作一遍你就会了。”了解到车主将电池带回家充电的问题所在后,张俊波和民警开始手把手教车主如何使用电动车充电柜。“原来这个用起来这么简单啊,以前我都不会用,看见充电桩没地方了只能拿到家里充,这回好了,以后就在这充了。”车主表示。

“您这是准备拿电瓶去外面充电桩充电吗?”检查期间,检查人员还看到两名居民拿着电动车充电线向楼外走去后,立即叫住了二人。“是的,在充电桩充电更安全一点。以前我们不知道电动车电池爆炸有多危险,后来看了相关视频就再也不敢在家充了。”居民说。

张俊波告诉北青报记者,经过上周集中夜查,电动车入户停放、充电的情况好转了很多,大部分居民对我们的夜查工作还是很支持的,在我们讲解了风险后,他们主动就将车放在指定地方充电、停放,之后也不再偷偷将车推回家了,还有居民在发现邻居将电动车推回家或者带着电池入户充电后,还会向街道、消防或者公安部门举报,“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这说明大家对电动车火灾风险有了全面的了解,既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他人的安全。”

实习生 熊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天琪
编辑/朱葳
校对/李建良

相关阅读
个人为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 上海首开罚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2
个人为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 上海首开罚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2
北京开展第二波次电动自行车夜查 清理、查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2000余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整治“飞线” 成都全城夜查电动自行车
成都商报 2024-05-30
北京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 共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1747辆 拟处罚62家单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