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专栏|《七台河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15:00

《七台河子》作者张惠雯

◎杨浪(做过老总的书生)

西双版纳唯一的画廊里看到一幅画,出自鲁美毕业的一个年轻女画家笔下。

一幅画。一个家族。一个时代——

赫铭东2017年从三亚到版纳的时候,是做房产销售代理。他发现这里的生活成本远比三亚低,生存环境当然比东北好,就把老婆孩子都搬来了。随之,他在老家的双胞胎哥嫂也搬了来。

陆陆续续,知道这里好活人,有生意做,七台河老家沾亲带故和非亲非故的人们都来了。

这幅画里有十七个人物,每个都是真实的,都有一番筚路蓝缕的故事。他们千里迢迢来这里生存,无非开饭馆、小卖部,理发,做美甲……干些靠劳动挣点散碎银子的事。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游人,有人就有生意和生路。游人断了的那几年,大家也要吃饭买菜,何况那时候租房的价格还掉到地下了呢!

图中膀大腰圆的汉子人称“虎子”,是海军陆战队复员的老兵。创作中,他看画家笔下的人说“我怎么看着那么眼熟呢?”一问,果然也是七台河人,不过早来了几年。虎子是版纳钓鱼协会主席,方圆十里的鱼塘都不敢让他来钓鱼——竿落鱼上,他有一手钓鱼绝技。不知是不是当年野外生存训练学的。苦了鱼塘主人。

去年春节,在西双版纳生存的七台河子老乡们浩浩荡荡集体回乡过年。十几辆车五千里奔袭,衣锦还乡。

两百年前,山东河北人“闯关东”,山西陕西人“走西口”。两百年后,东北人以百万的规模进海南,这两年开始封岛,房价高企,于是又集团下版纳。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出现大规模人口迁移,背景必然是社会变迁。

《七台河子》以巨幅的形式记录了这个变迁的人文样貌。作品长9米,高2.8米。作者是今年36岁、毕业于鲁迅美院的张惠雯。画中的人物就是她和先生每天生活必须接触相互依存的。当许多自以为是的“画家”们为名利奔波时,年轻的艺术家在画底层人民的生活,记录社会的另一面真实——就在摆放这幅大画的院子里,旁边就是几位卷着铺盖、席地歇息的劳动者。

读这幅画的时候,我想起了蒋兆和的《流民图》,庶民的迁徙和迁徙中的煎熬;想起了罗中立的《父亲》,时代变迁中中国农民的面庞和汗滴;想起了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背负着命运的底层人民群像,甚至想起了妥木斯《垛草的妇女》,草原上那么朴素悠扬的劳动心情。

不过,作为一个喜欢看画的读书人,感觉这类与底层呼吸俯仰相关的画似乎越来越少了。画家们越来越优雅,越来越闲适,那种反映现实触动心灵的作品差不多失踪了。

都说日子红火歌舞升平,可我关注的流动和迁徙一直生生不绝。迁徙不就是在找这个年代更好活人的地方吗?有欢乐有喜庆,还有磨难还有怅惘还有正在进行的追寻,还有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均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有迁徙才有希望,画家们不能脱离时代、粉饰太平。

2024.2.26

供图/杨浪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黑龙江七台河暴雨引发洪涝 部分农田被淹 记者探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3
《七台河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哈铁七台河站组织畅通运粮通道
中国新闻网 2023-10-25
黑龙江七台河市人民医院原院长王群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3-08-10
Qnews|黑龙江七台河市人民医院原院长王群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