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历史|那些会唱歌的石头——颂扬主题摩崖石刻书法
天天精彩
2024-03-08

中国国家博物馆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 《大唐中兴颂》

摩崖石刻,指的是在山崖石壁上镌刻的文字或图案。古人为了使石刻文字具有更大规模,更能存世久远,而又能避免开采和运输的困难,于是就利用某些山间较为平整的崖壁、山坡、石坪,代替人工所开采的碑料,创造了摩崖石刻书法。

在这些精彩纷呈的摩崖石刻书法艺术宝库中,特别是那些以颂扬为主题的书法作品,如同会唱歌的石头,以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记录着文明的足迹,展示着艺术的魅力。

“颂”作为一种文体,最早应用于上古祭祀宗庙中。“颂”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君主、英雄、贤者和神明的赞美,也是对美、善和正义的歌颂。通过颂,人们传递着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信仰体系。

在历代摩崖石刻书法宝库中,有不少文辞,就是取“颂体”以记事颂德的。比如著名的“汉三颂”摩崖石刻。

“汉三颂”是指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

“汉三颂”都与沟通中原西出的栈道有关,大都为记事颂功德之文,是研究古代历史、交通发展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其中,最著名的为《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简称《石门颂》或者《杨孟文颂》。汉中褒斜谷口是褒斜道最险要的隘口,此处绝壁陡峻,崖边水流湍急,道路险峻难行,当时的司隶校尉杨孟文,奏准明帝凿通了此石门,为了歌颂这件功德事,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汉中太守王升撰文,将此颂刻于褒斜谷的石门崖壁之上。因此,颂文有“自南自北,四海似通,商人咸喜,农夫永同”,这正是功在千秋了。一九六七年,国家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水库,将此摩崖石刻凿出,迁至汉中博物馆。

《石门颂》依山而就,书写自然奔放,灵动多姿,书法风格雄浑高古,劲健秀逸,既有篆书的圆润,又有行草书的洒脱,被誉为“隶中之草”。清代杨守敬称之为:“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其出”,可见其在书法史中的重要地位。

“汉三颂”中另一“颂”为《西狹颂》,全称为《汉武都郡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因颂额有篆书“惠安西表”四个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刻于灵帝建宁四年(171),位于甘肃省成县西鱼窍狹天井山下的摩崖上。内容是为表颂武都太守李翕修治西狭险路功绩所刻的文字崖书。其中文字中所见的仇靖,为《西狹颂》的撰文及书丹者,这是历代石刻中可见作者署名的最早一例,汉隶石刻,罕有书者署名,说明书法艺术虽然高度成熟,但书法家的地位还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可。

《西峡颂》刻于半崖,曾被藤萝遮蔽,后来被樵夫发现,遂举世闻名。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说“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

《西狭颂》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摩崖巨构,其文体优美,遣词精彩,文旁还刻有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承露人《五瑞图》,整体分额、图、颂、题名共计四大部分,集篆额、正文、题名、题记及刻图为一体。其气韵高古的书法艺术和宏朴简劲的汉画风格极具艺术魅力。徐树钧《保鸭斋题跋》叹其“疏散俊逸,如风吹仙袂飘飘云中,非寻常蹊径探者,在汉隶中别饶意趣”;梁启超《碑帖跋》颂其:“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

“汉三颂”中还有一“颂”,为《李翕析里桥郙阁颂》,简称《郙阁颂》或者《析里桥碑》,镌刻于建宁五年(172),由仇靖撰文、仇绋书丹,也是为表颂武都太守李翕修治陕西略阳县西30里析里桥栈道而书刻的一方摩崖石刻。原在陕西略阳县嘉陵江西岸,现存于略阳县灵岩寺。

此刻书法,其用笔浑厚,结体内敛,章法茂密,气息古朴,属于雄浑朴茂一类的艺术风格,为汉隶成熟时期的艺术精品。这种宽博、圆浑、厚重、拙朴的书法特色,自带一种憨态可掬的可爱之气,清万经评:“字样仿佛《夏承》而险怪特甚,相其下笔粗纯,酷似学堂五六岁小儿描朱而作,而仔细把玩,一种古朴、不求讨好之致,自在行间。”

值得一提的,还有唐代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又简称为《中兴颂》。碑文由当时的尚书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此碑内容为“记平安史之乱,颂大唐中兴之事”,此碑属大型摩崖石刻,字径在15厘米左右,是颜真卿传世书法作品中字迹最大者。

《中兴颂》用笔雄健,采用中锋圆笔的篆隶笔法,刚劲强壮,力透纸背。字形方严正大,结构紧密端正,气息浑厚。通篇豪放开张,气度恢宏。黄庭坚曾赞:“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名崖《颂中兴》。”

如今,当我们面对这些珍贵的摩崖石刻时,仿佛能听到那些石头在唱歌。它们唱的是历史的沧桑,是文化的厚重,是民族的记忆,是艺术的魅力。

文/陈逸墨(书法家)

相关阅读
青睐活动|领略“我的学书之道”感受传统文化艺术新活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6
“青睐·巴蜀石窟寻访”之旅|一次穿越千年的石窟探秘 一场回望时空的古今对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历史|那些会唱歌的石头——颂扬主题摩崖石刻书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8
90余件文物级汉碑善本在上海图书馆东馆集中亮相
中国新闻网 2023-10-30
跟着三条慢火车 寻找崇山中的史迹与民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