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解锁路边摊 打造微夜市 国家级“夜游”名单广东已有15个
南方都市报 2024-02-26 11:06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其中,位于广东省的深圳市南头古城、珠海海韵城大剧院文旅综合体、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佛山岭南天地4家单位入选。

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申报工作于2023年8月开展。截至目前,广东共有1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包括2021年首批入选的广州市北京路等5家,以及2022年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等6家集聚区,总数居全国前列。

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有60%的消费活动发生在夜间。202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大力度持续促进消费若干措施》,提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形成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在省内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夜间文旅品牌。

广东各地也出台利好政策,大力促进夜经济发展。广东夜间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夜间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夜幕下,广东各地纷纷亮出特色牌,丰富夜间消费场景、消费模式,强化品牌打造,在满满的烟火气中点亮粤式“新夜态”。

近年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的有关要求,以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积极培育壮大文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的长效机制。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下一步,广东将继续以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为抓手,提升集聚区业态数量、特色和规模,发挥其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擦亮“粤夜粤美”夜间文旅品牌。

15城上榜夜间经济繁荣度TOP100

政策利好下,广东夜经济欣欣向荣。根据统计,2023年中国的夜间经济行业市场规模超过48万亿元,其中广东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有着不俗的成绩,夜经济规模处于全国前10的位置。

根据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报告》,广东有15个城市上榜中国夜间经济繁荣度TOP100名单,其中广州、深圳、东莞排在第一梯队,佛山、惠州、揭阳、汕头、中山位于第二梯队,潮州、江门、茂名、汕尾、湛江、肇庆、珠海位于第三梯队。

广东省文旅厅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广东省夜间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广东省夜间文旅消费规模为7102.3亿元,消费支出占全天文旅消费支出的61.62%,夜间文旅消费活力已超过白天。

广州夜间消费额为1.2万亿元,占全国的2.5%。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是广东地区的经济重心,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旅游和消费,都对广州的夜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夜间规模不断扩大,配套的服务措施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广州的地铁在节假日期间会推迟运营时间,以保证夜间出行便利,维持夜间活动稳步进行。

除此之外,广州市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文化氛围,像一些旅游景点、古迹、公园和主题街区等丰富的资源,不仅玩法丰富多样,同时也包含文化内蕴,更助长了夜经济的增长。

深圳的重要优势则是体现在城市的科技发展程度,是走在创新前沿的活力城市。以前沿的科技、时尚、文艺等内容为主题,深圳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夜间活动,例如深圳欢乐海岸心湖湖畔,一个名为“After Sunset 开醺岛”的海边酒吧主题夜市上,便汇聚了陆续从城市各处赶来的年轻人。

欢乐海岸是深圳最有代表性的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文商旅综合体之一,在形态上,它不仅有复合型街区、盒子Mall,同时也是凭借天然水系支撑拥有临水独栋、穿街水道的亲水型商业。

点击

广州北京路

夜晚的北京路,华灯璀璨,沿途骑楼建筑显得生动华丽,逛商场、购物、品美食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北京路已被打造成传统与现代交融、国潮品牌与国际时尚交相辉映的高品质全国示范步行街,成为人们品味岭南文化和艺术美学的文商旅融合典范,在这条步行街上,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底蕴和“千年商都”的繁华,是外地游客了解广州的窗口。

深圳市南头古城

被誉为“粤东首郡·港澳源头”,是一个历史文化基底丰富、文化创意业态多元、夜间消费活力旺盛的城市创意街区。

古城集合有文化展览、精品零售、精品民宿/酒店等九大业态,致力打造成为在地特色与国际时尚兼备、文旅体验与城市休闲共融、多元业态与超高人气聚合的夜间文旅消费品牌。

珠海海韵城大剧院文旅综合体

由华发海韵城新天地及珠海大剧院组成,秉持“以文带商、以商养文”的发展理念,形成以文化艺术为主,特色餐饮、滨海休闲、家庭亲子娱乐为辅的多元化业态。

创新打造夜演、夜读、夜游、夜展、夜购、夜宴、夜市、夜宿等业态,全面开启“文化休闲娱乐+夜生活”新模式,展现珠海的文化特色和城市温度。

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

位于汕头小公园核心区域,是20世纪30年代汕头商业繁荣的特色商业区和文化区,拥有中国内地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也是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开埠区集合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综合业态,满足夜娱、夜读、夜游、夜展等需求;更聚集了地方老字号、传统手工艺等,侨乡文化及潮汕地方特色明显。

佛山岭南天地

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东华里中心地段,是佛山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今成为集文化旅游、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特色零售为一体的文体商旅综合体。佛山岭南天地充分运用“修旧如旧,新老并存”的总体思路,不断进行商业更新和业态优化组合,让历史文化、艺术与商业互动融合,国际连锁品牌与百年老店相映成趣。

惠州市水东街

水东街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东江与西枝江两江交汇处。水东街街区以东坡文化、商埠文化、骑楼文化、陶瓷文化为依托,集中培育了“夜色惠精彩”夜间文旅品牌。街区包含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文化展览馆、古典民乐馆等丰富的非遗文创空间、北宋三大民窑之一的文创产品东平窑瓷器;东江夜游、3D灯光表演秀、非遗市集等主题活动;上野书屋、城市书吧等夜间书店、HOUSE、sosoul、滑板俱乐部等夜娱空间,以及品牌酒店、特色民宿等,逐步形成夜间观光、娱乐、购物、餐饮、住宿、休闲等多种业态。

举措

广州

“打造社区微夜市示范点”

广州市去年8月审议通过《广州市关于培育羊城夜市先行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社区微夜市示范点”,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单位,活化利用停车场、园区空地等公共空间,在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和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限时限地举办“小而精”的微夜市活动,打造一批社区夜市示范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广州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逛夜市。

深圳

解锁“路边摊”点燃夜市烟火气

去年9月1日起,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增加“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划定摊贩经营场所”的例外规定,以兼顾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城市整体市容美观有序。也就是说,深圳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市场秩序与烟火气息将二者共存。

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统计,全市夜间消费网点已突破8万个,每万人拥有夜间消费网点44个,福田区每万人拥有夜间消费网点数量最高,约为53个。

佛山

支持商业外摆

在夜市摆摊上下功夫的,还有佛山,重点落在商业外摆。去年,《佛山市禅城区促进夜间经济六条措施》正式发布,提出要支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夜间经济示范点开展特色商业外摆,举办车展、美食节等主题活动,打造多层次叠加反应、多业态有机衔接、多元化需求满足的综合性集聚区。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措施目前仅针对有物业管理的商业载体实行,外摆方案经所属镇(街道)审核、报区城管办备案后,经营范围可在限定时间、限定区域内适当外延。

东莞

鼓励推广夜间延时服务

2022年出台的《东莞市关于促进消费发展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涵盖乐购东莞、乐居东莞、乐行东莞、乐游东莞等方面。乐购东莞方面,将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培育夜间消费集聚区,鼓励食、住、行、游、购、娱等企业推广夜间延时服务,扩容夜间消费市场。

江门

八大重点任务擦亮“夜侨都”品牌

关于打造浓郁地方特色的夜间文旅品牌,广东侨乡出了一份力。2020年出台的《江门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夜购侨货、夜尝侨味、夜住侨宿、夜游侨景、夜娱侨乐、夜品侨学、夜享侨健、夜赏侨都”为核心,打造“夜侨都”品牌,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中心消费城市之一。

江门打造夜经济品牌自然离不开侨乡美食,将围绕新会陈皮、杜阮凉瓜、台山鳗鱼、台山青蟹、开平马冈鹅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打造一系列具有江门特色的美食名品、美食名厨、美食名店,擦亮“世界名厨之乡”金字招牌。

文/麦洁莹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充分激发夜经济增长动能
经济日报 2024-02-23
广州打造“微夜市” 深圳解禁“路边摊” 护航夜经济多城有高招
南方都市报 2023-10-11
“月光下的北京”城市夜游指南推荐榜评选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1
广东:户外音乐节持续火爆 小剧场演出进驻核心商圈 演艺市场“井喷”
南方日报 2023-08-22
广州发放新一轮消费券 花式活动点燃暑期消费热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8-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