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国水下考古工作首部行业规范出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3 22:08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水下考古工作规程(2023年)》,该《规程》是我国首个指导水下考古业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对于我国考古行业科学、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下文物保护工作,是我国文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组织编制《水下考古工作规程》。编制单位完成文本编制后,组织在10余处水下考古调查项目、3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开展试行工作,同时吸收文物管理部门、水下考古机构、一线水下考古人员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印发稿。

《水下考古工作规程(2023年)》共分正文、附录、表格样式三部分内容。正文包括总则、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职责、水下考古调查、水下考古发掘、出水文物现场保护与管理、资料整理、成果发布、资料管理、水下考古安全管理9章;附录主要介绍了水下考古作业、采集及取样、记录、出水文物现场保护管理、资料整理、潜水安全管理6项工作的技术要点;参考表格样式则列举了水下考古工作中常用的21个表格样式。

作为我国水下考古工作的首部行业规范,《水下考古工作规程(2023年)》具有哪些特点?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规程》突出水下考古工作的技术规范,明确了水下考古技术要点、统一数据采集标准、考古记录等方面内容和要求,同时强调与其他涉海管理部门的工作衔接,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规程》在资料整理、成果发布、资料管理中对水下考古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注重推动考古成果的价值发掘与展示利用。此外,《规程》重视水下考古作业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水下考古工作安全系数、降低作业风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水下考古有“章”可循 国家文物局出台首部相关行业规范
央视新闻 2023-11-14
国家文物局:威海甲午沉舰遗址发现“来远”水手身份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深海考古重要发现!我国首次在南海千米级海底发现大型古代沉船遗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19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新华社 2023-10-19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第一阶段考古调查纪实
新华社 2023-06-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