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夜读|中秋佳节至,人月两团圆
有书 2023-09-29 22:00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秋风荐爽,吹散万里云烟,碧空如洗,明月皎洁如镜。

又到了一年中最团圆的节日。

从天真赤子到雪满双鬓,从无忧无虑到成熟素简。

明月几度阴晴圆缺,人几番心境更迭。

只是那时年少,不知中秋之意,直到走过大半生,才恍然领悟:

中秋,是岁月的恩赐,也是人生的剪影。

少年人的中秋,是纯真的欢愉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少年人的中秋,是欢愉而香甜的。

从桂花飘香的八月开始,母亲就会准备过节的事宜。

在某个露水未干的早上,父亲会拿着竹竿把院里盛开的桂花打落。

母亲则带着一家人,乘着晨光将收集的桂花初筛又细选。

经过一次次的淘洗、挤干、搓揉、晾晒,装瓶,酝酿大半个月后,终于得到一瓶香甜如蜜、香沁入脾的桂花酱。

最后,母亲将其制成桂花糕、桂花糖,甚至是桂花馅的月饼。

于是,中秋节就在氤氲着桂花香的清甜里隆重开场。

率先登场的,是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

接着,等月亮爬上树梢,桂花更加香甜时,就迎来了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团圆饭。

饱满多汁的瓜果,香气扑鼻的月饼,肉嫩膏肥的秋蟹……

大人们推杯换盏,聊起这大半年来的悲欢喜乐和归途中的新奇见闻;

孩子们模仿大人,互相分享期待已久的美味佳肴。

美食在桌,亲友在旁,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沉迷其中,畅享欢聚。

等月上中天,大人们酒过三巡,孩子们肚儿浑圆,大家便一起“走月”。

这是老少咸宜的习俗,在皎洁的月光下,青年男女互诉衷肠、老年长辈共赏月色。

孩子们尽情嬉笑,渴了累了就跑回母亲旁边撒撒娇,磨得一杯桂花蜜水解渴溜缝,然后再欢快地奔向小伙伴。

最后,在月落之前,在极度的疲惫与快乐中,带着满腔满胃的香甜,心满意足地散场。

著名社会学家霍马洛·坎图曾说:“我们对小时候吃的美食都有着深刻记忆,美食有着带我们回到过去的魔力。”

虽然年少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但是那些吃过的食物,会融入我们的骨血,刻进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能穿越时光回到过去,用那段欢愉的、香甜的记忆,来治愈余生。

青年人的中秋,是远方的期盼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青年人的中秋,是充实而酸涩的。

这时的我们褪去稚嫩的面容,正值青春、风华正茂;

我们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劲头正足。

我们从中秋的享受者,变成参与者。

我们开始承担义务,也开始向往未知的远方。

于是,我们告别父母亲友、背井离乡,以梦为马、独自踏上征程。

我们期待这一去,便是海阔天空,从此学业有成、工作顺利,将爱情与梦想都收入囊中。

但实际上,成长总伴着磨难,蜕变总跟着痛苦。

走着走着,就产生了不安和迷茫,有时候甚至会失去方向。

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身上的行囊越来越重,起身环顾却发现无人倾诉。

这时,从远方而来的节日问候,便成了救赎的光。

拿起电话,在母亲唠唠叨叨的关怀、父亲别别扭扭的想念中,现实蛀空的地方被一点点填满。

再抬起头遥望月亮时,感觉月光也变得温暖了起来。

那些追求远方的受挫潦倒,为追寻理想的疲惫不堪,尽数消散。

而彼此的思念,如温泉般一遍遍地洗刷着沾满浮尘的心。

让失意的青年重拾勇气、再次展翼,继续前行。

中年人的中秋,是故乡的思念

“纵有他乡当头月,不及故乡一盏灯。”

中年人的中秋,是忙碌而圆满的。

人生过半,在岁月的锤炼之下,我们慢慢从追寻梦想的独行侠,变成了为生活而奔波的赶路人

有人说:

“青葱少年,不知世事百般;

激扬青年,不懂柴米油盐;

唯到中年,才知生活重担。”

年少的时候,是父母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地,让我们能够无忧无虑地成长;

青年的时候,是父母给我们试错的底气,让我们得以追寻梦想、外出闯荡。

但时光难留,如山如树的父母,终是抵不过岁月的摧残,慢慢变老。

而年纪尚幼的子女,也需要我们遮风挡雨。

于是,为了尽早实现财务自由,接过父母身上的重担,成为他们的依靠;

为了尽快提升自我能力,追赶孩子成长的速度,成为他们的骄傲。

因此,在无数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有人能享受团圆。

也有人只能抱憾缺席,在忙碌打拼的间隙里遥望明月,只为能够扛起整个家庭。

其中艰辛,言语不足以表达。

但是,哭过累过,却从来没有后悔过。

擦过汗、拭干泪之后,我们依旧选择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因为人至中年,在看过世态炎凉之后,更觉家庭温暖。

所以,对于中年人来说,中秋是“心灵加油站”。

人生无常,我们忙忙碌碌,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就来敲门。

而中秋的意义,就是教我们在普通的日子里,也学会珍惜。

珍惜生活中的“小确幸”,珍惜每一次相聚。

把这些团聚、欢喜和思念,汇集在心底,积攒成强大的力量。

如此,才能在每个疲惫的夜晚,生出能够对抗世界的坚强,最后扛住家庭所带来甜蜜负担。

老年人的中秋,是通透的释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老年人的中秋,是成熟而通透的。

年轻时的我们,总是对人生怀着“花好月圆、诸事美满”的执念。

殊不知,就像月亮会有阴晴圆缺一样,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离合都是常态。

甚至是相聚少、别离多,相守更是比中秋的圆月还难得。

我们越强求圆满,就越容易留下缺憾,最终被这种“求而不得”的执念所阻碍。

让我们无法聚力前行,也让我们忘记初心。

直到走过大半生,历经挫折、受过磨难,真正成熟了才明白:

真正的圆满,一定都保有缺憾。

没有谁的一生,只有清风朗月相随;

也没有谁的一生,总是欢声笑语相伴。

人生路漫漫,总会有阴雨绵绵,总会有无可奈何。

就像哲人所说的那样:“真正圆满的人生,不是一路艳阳高照;而是即使没有太阳,也让自己学会欣赏月亮。”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中秋就是用难得的圆月和团聚的欢乐,来清洗掉那些过往的遗憾和执念。

只有这样,才能以最饱满的状态,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安排,过好余生的每一天。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时光如水,明月依旧。

但正如杨绛所言:“人生,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一岁有一岁的味道。”

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独特的滋味;

每一个生命中的中秋,都有不同的意义。

此生如何,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

所以,与其哀叹时光不复、盛年不再。

不如活在当下、认真品味,畅享属于自己的每一段中秋时光。

如此,才算不负明月、不负此生。

愿你温暖而强大,珍视自己,珍惜当下。

一生明月相伴,乐享花好月圆。

文 | 有书聆音

来源:有书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中秋佳节庆祝活动在多国举办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01
中秋佳节满月共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30
中秋登楼话团圆 《2023抖音中秋登楼夜》北京卫视今晚诗意播出
北京卫视 2023-09-29
中秋佳节 颐和园古桂飘香花满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9
“月满中秋 情满江宁” 两岸青年诗歌诵团圆
中国新闻网 2023-0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