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60年寻亲之旅 烈士找到了
广州日报 2023-09-15 09:05

“爸爸,我来看你了。”见到眼前兰似昌烈士的墓碑,儿子蓝文继眼眶含泪,深深鞠了一躬。这一刻,他等待了60年。9月2日,兰似昌烈士家属一行20余人与部队官兵一起,来到墓地前祭扫。这是一场从广西上林到广东东莞,跨越700多公里、跨越60年的寻亲之旅。

“已经89岁的母亲,获悉父亲墓地找到了的消息时,禁不住哭了起来!”蓝文继说,母亲盼了60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看见父亲墓地照片时,母亲又一次落泪。她说,非常感谢部队官兵60年一直帮忙祭扫,让父亲的英雄事迹在部队传扬。

一家四代来到墓前祭拜

9月2日,南部战区海军某部营区背后的山坡上兰似昌烈士的墓地前,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一家四代,老中青少20余人,他们清扫墓碑并献上鲜花。

“我们全家一直期待这一刻的到来,终于找到了……”说到此时,蓝文继眼眶禁不住湿润起来,“母亲高兴极了,也十分感恩和感激。”

石碑矗立,棵棵松柏无声。兰似昌的亲属一个个献上白菊、亲手擦拭墓碑、在烈士碑前深深地鞠躬,表达对亲人的无尽思念。部队官兵整齐列队,摘下军帽,低头默哀。其实,这么多年,部队一直通过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寻找兰似昌烈士亲属。部队官兵每年清明、八一等重要节日均前往烈士墓地祭扫。“作为烈士家属,我们倍感欣慰和感恩,感恩部队官兵们的付出。”蓝文继说。

蓝文继告诉记者,他父亲有兄弟2个,堂兄弟7个。他父亲最小,平时叔伯们都称呼他父亲“老七”。如果父亲健在,今年88岁了。兰似蓝是兰似昌的六哥,他们同龄。在兰似蓝的印象中,“老七”从小聪明伶俐、干活灵巧,学习能力强,还特别羡慕当兵的,自幼便立志参军报国。入伍后,兰似昌回家不多,但回家后,军装笔挺,英俊潇洒,是全家人的骄傲。得知“老七”执行任务光荣牺牲以后,全家无比悲痛。

大数据联网 让寻亲获一线生机

“父亲牺牲第二天,我出生了。”蓝文继说,母亲还来不及将他出生的好消息与父亲分享,却等来了他英勇牺牲的消息。部队领导将父亲的烈士证、遗物送回广西上林老家时,包括母亲在内的家人才得到父亲牺牲的消息。那一刻,家人们均悲痛万分,母亲更是哭成了泪人。或许因为母亲悲痛过度,包括母亲在内的家人们没细问父亲详细安葬地等信息。家人们只是听部队领导说,父亲安葬在部队里面,部队在广东的一个岛上。

正因为如此,母亲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要找到丈夫的安葬地,好在清明等重要的日子前往祭拜。但那个年代,家乡——广西上林交通十分不便,即便想要去趟县城都要跋山涉水,更别提走出山区到广东寻亲,寻亲之事就耽搁了下来。

随着蓝文继的长大,他慢慢从母亲口中了解到父亲的英雄事迹,便在心中种下了寻亲的种子。成年后,他前往多个单位寻求帮助,但因父亲入伍登记时,笔误将“蓝”姓简写为“兰”,一字之差,致使一直没有结果。

随着相关法律的颁布,退役军人权益和地位相继提高,国家对烈士重视程度也大幅提升,军地联合重新对烈士信息进行了排查、汇总、整合,纳入大数据联网。今年8月,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在广西、广东两省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及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帮助之下,通过军地协同,共同核实,确定兰似昌烈士即为蓝文继之父。蓝文继感慨万分,从寻找父亲所在的部队,到部队核实父亲的相关讯息,再到墓地的现场走访,他们都亲力亲为且非常热情,让家属倍感温暖。

费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战友救出

据兰似昌烈士生前所在的中队领导介绍,兰似昌烈士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某中队海军少尉分队长。在一次率队保养浮筒任务中,战友邹万泉奉命进入浮筒内部进行检查保养,兰似昌在浮筒外保障。浮筒入口狭小、内部空间也极其狭窄,潜水员也只有裸装才能进入。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邹万泉顺利进入浮筒内部,紧接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冲进鼻腔,但他顾不得那么多,迅速着手清理内部铁锈、检查内部锈蚀情况。不一会儿,头便感觉有点晕、呼吸也有点困难。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坚持继续作业。其间,浮筒外战友数次询问情况,邹万泉均回答正常。当意识变得越来越模糊,察觉到危险的邹万泉本能地想爬出浮筒。可是,长时间的浮筒内作业消耗了不少体力,加之吸进浮筒内的有毒气体使得他很快便晕倒了。

浮筒外的兰似昌感觉到战友可能遇到危险,于是立即进入浮筒内部察看,发现邹万泉已经晕倒。浮筒内空间狭小,施救十分困难,兰似昌只能下至浮筒最深处,把邹万泉扛在肩上,扶着浮筒内部铁梯一步一步往上爬。由于体能消耗过大,同时吸入过量有毒气体,兰似昌开始感到头晕目眩、浑身乏力。但凭着要救战友的最后一点意志,他费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邹万泉托出了浮筒。而就在此刻,他自己却失去意识掉入了浮筒内部。此时,在小艇上待命的战友发现情况不对后,立即实施援救,但为时已晚,等把兰似昌救出浮筒时,他已无生命体征,烈士的生命定格在1963年5月16日。送医的邹万泉,也因吸入过量有毒气体,经过9天抢救,最终生命定格在1963年5月25日。

文/刘满元 罗宏钢 常江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25048名烈士 三代人近90年默默义务守护
南方日报 2024-04-05
图记|跨越70余年的祭奠
新华社 2024-04-04
江苏睢宁七旬老人义务守护烈士陵园39年:我就是他们的亲人
中国新闻网 2024-03-17
烈士陆士年寻亲成功 其儿子54岁生日当天得知父亲的埋骨之地: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房山区2023年烈士公祭仪式在良乡烈士陵园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