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以国家公园为抓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靓丽名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2 07:20

以“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日前在青海西宁举行。本届论坛发布了国家公园保护建设的一批重大成果,同时首次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标识。从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启动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正式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到构建全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行国家公园体制,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为此,要坚持全民公益性,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

国家公园是美丽中国的“明信片”,代表国家形象,注解中华文明。立足国情和特点,我国确立了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构建起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位一体”的格局。与传统的自然保护区相比,国家公园实行统一管理、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保护范围更大、生态过程更完整、管理层级更高。

从“雪域高原”的三江源头到南海之滨的热带雨林,从白山黑水的虎豹栖息地到碧水丹霞的武夷胜景,国家公园建设为更好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夯实生态根基。透过国家公园建设,可以看到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可以看到中国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的不懈努力,可以看到神州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国家公园是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是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建设国家公园,既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好原住民生产生活,让生态保护者不吃亏,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统一。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启动实施黑木耳提质增效等一批民生项目;武夷山国家公园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机制……近年来,国家公园范围内的各地区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自然教育,推进商品林赎买等生态保护措施,当地居民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可以说,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共赢,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国家公园,正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更大力度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全力打造美丽中国的靓丽名片,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能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石,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生态根基。

文/徐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建好国家公园 实现“生态共富”
光明日报 2024-03-01
国家公园守护旗舰物种
新华社 2023-08-21
国家林草局: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下一步将出台国家公园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1
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答北青报:推动出台国家公园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1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正式开馆
中国新闻网 2023-05-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