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K396次列车乘客讲述深夜转移脱险经历:看到武警就知道一定能出去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2 20:20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连日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丰沙线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导致途经丰沙线的K396次滞留在落坡岭站。截至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稿时,已有两批K396次列车的滞留乘客通过武警护送、铁路转运等方式抵达丰台站。

K396次列车被困门头沟 乘务员哽咽喊话安抚乘客 其同事:她平时就很勇敢

乘客戴先生7月30日在宣化站登上了K396次列车,他回忆说,刚上车的时候天气还是不错的,没怎么下雨。但是到了后来天气开始变得恶劣起来,列车也曾一度停住过,后来列车再次启动,但到了北京门头沟后,车子彻底停住了,这一停就到了7月31日。他说,7月30日晚上车上就有工作人员开始统计老人和孩子的名单,第二天就会根据这些名单,优先给孩子和老人提供物资。

戴先生回忆说,7月31日列车曾一度向前走了一段距离,最后停在了永定河上的一座铁路桥上,“当时车下面就是湍急的永定河水,当时可能是铁路方面发现存在风险,就慢慢往回倒车,回到了门头沟的落坡岭站。”

“7月31日上午的时候,列车外面还在下雨,雨势变化较快,一会儿大一会儿小,雨大的时候就非常大。”

戴先生说,由于晚点较多,当时车上不少乘客都很着急,乘务员就向大家解释前方有多处塌方,情况很危险,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8月2日发布的文章中介绍,当天上午旅客逐步向餐车聚集,人越来越多,不少旅客情绪激动,列车长杨龙带领乘务班组人员一边发放物资,一边安抚旅客。列车员赵阳哽咽向大家喊话:“大家千万不要拥挤,不要发生任何危险,我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此刻,旅客的情绪得以逐步平复。赵阳哽咽喊话的视频随后被传播到网络上,不少网友为这名勇敢沉着的女孩点赞。

一名赵阳的同事8月2日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和赵阳曾在同一个乘务组工作。“赵阳平时生活中有些大大咧咧,但很勇敢。其实就像她在视频里说的那样,穿了这身衣服,我们就承担起了相应的责任。大家都不希望晚点,我们也希望早些下班,早点回家,但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村里居民把床垫椅子拿出来给乘客用 把生病者请进家里居住

戴先生说,当日中午,乘务员表示为了乘客的安全,需要乘客们下车转移至更加安全的地方。下车后,乘客们被安置在当地的派出所和火车站里,到了临近傍晚时分,乘务员带着乘客们上山,前往村子里的社区。戴先生后来了解到,这处社区年代较久,人很少,长期住户更不多,“社区里有个比较大的社区服务中心,里面是个大厅,还有地板。老人孩子都安置在这里。我们这些年轻人就住在社区旧楼的楼道里,基本上一层住两个人。”

戴先生坦言,7月31日晚的居住条件并不算好,在转移时他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好在当时气温不低,加上楼道里能够避雨,这一宿就这么勉强过去了。让他非常感慨的是,虽然条件有限,但社区的居民们尽最大的力量为乘客们提供了帮助。“他们把床垫还有家里所有的椅子都拿了出来,还把生病的乘客请到自己家里。他们其实也断电断水了,但居民们拿出了吃的和最后剩下的水,给我们做了疙瘩汤,他们自己则到山间接雨水来喝。”

武警和消防徒步赶到现场 乘客:深夜转移时有武警在身边就很有底气

8月1日的时候,戴先生注意到天开始放晴了,并看到有消防员赶到村子里,还有直升机给乘客们空投了生活物资。“很快武警也赶到了,他们告诉我们雨应该不会下太大了,回火车上住的风险较低。相比楼道,车厢能有一个躺下休息的地方,所以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就回到了火车上。”

戴先生回忆说,消防员和武警赶到现场,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信心。“我当时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徒步那么远走进来的,看着他们衣服上写着北京消防等字样,我们就觉得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8月2日凌晨时,有工作人员来到火车上,告知戴先生等人可以带首批乘客徒步前往指定区域,然后乘车前往北京市区。出于安全考虑,首批转移乘客以年轻人为主。“当时还是半夜,但时间不等人,我们这些要转移的乘客就排成一列站到铁路右边,武警站在铁路上边或左边,我们往前走的时候,就有武警按照我们的人数分别跟在我们身边。”

戴先生说,凌晨2时许一行人从被困地出来后,先徒步了好几个小时,这期间武警全程陪伴在乘客身边,“很多武警还帮乘客拿行李,背孩子,虽然这时候还有雨,山路也不好走,但有武警在身边我就感觉走路很有底气。”

“这期间我们经过了一座桥,桥看上去至少有30米高,下面就是十分湍急的河水,四周雾气也很浓。桥栏杆也不高,大概只到我膝盖的位置。”戴先生回忆说,当时武警安排每次只能有一名乘客拉着绳子过桥,以此全力确保安全,就这样在武警的保护下,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过桥,最终平安通过了这段险路。

在通过另一端隧道时,武警将隧道内相对平坦的位置让给乘客通过,“武警他们自己走那些有淤泥、水坑的路。有些武警边走还边扛着老百姓的行李箱,他们就是这样把最好的路让给了我们。”戴先生说,遇到一些情况不明的路段时,武警会先向前去探路,确认安全后再回来带着乘客们向前走。

在此期间,戴先生忽然发现手机信号恢复了,“当时正好出了一个隧道,天蒙蒙亮,虽然信号很微弱,时间也还很早,但我赶紧给家里人打电话。有的家人没接到,最后我给我姨父打电话才接通,当时听着就感到对方好像松了一口气似的。我告诉姨父说我爸妈没接到电话,姨父就让我放心,他们直接去我家通知我爸妈。”

让戴先生印象深刻的是,陪伴他们的大多数武警看上去都很年轻,“路上我们也会闲聊,我就说感觉他们很稚嫩,结果一问很多人都是00后,甚至还有2005年出生的年轻武警。”

最终,经过大约5个小时的徒步,一行人平安抵达了斜河涧车站,登上铁路部门准备的专列前往丰台站。“当时武警告诉我们,到这里就会有车来接了,我就特别开心,正好附近有处泉水,我们好多乘客就跑过去洗洗鞋,清洗一下上面的泥。早上7时许专列赶来了,我上车之前就觉得完全站不起来了,武警们也上车陪伴着我们,并主动将座位让给乘客们,很多武警都坐到了过道上。”

第二批转移乘客抵达丰台站 乘客:看到消防武警就知道一定能走出去了

在戴先生登上专列的同时,第二批转移乘客也踏上了回家的路。杨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8月2日下午,从丰台火车站出站的杨先生说,他和自己的两个孩子一起被困,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3岁半。

“在落坡岭的时候,村里的人纷纷拿出食物,先供给小孩和老人。他们特别好,不仅给孩子挂面吃,还给孩子腾出了地方,让孩子去他们的家里住。虽然有点挤,但是能够保证孩子的安全。”杨先生说,他一觉睡到了早上六七时左右,得知第二批转移乘客要开始集合,便带着孩子赶了过去。

大约早上7时许,他带着孩子和武警一起出发了。“我们分好组,由武警护送我们一路走出来,直到我们坐上大巴才分开。我们抱不动孩子的时候,武警会帮忙抱,我们拿不动行李的时候,他们帮忙拿。”杨先生说。

另一名第二批转移出来的乘客表示,她的孩子是武警一路抱出来的。相比首批转移的乘客,第二批乘客转运过程中还有公交车接应,节省了不少体力。

“最绝望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消防、武警,那时候我就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走出去了。”即将回家的戴先生向北青报记者说。

实习生 胡然 李浩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王朝
校对/武军

相关阅读
K396次列车员赵阳人民日报发文:照顾好所有旅客是我的职责
人民日报 2023-08-11
漫长的抵达:列车90小时惊险求生
中国青年报 2023-08-09
K396次抗击水害英雄集体每人获奖1万,向乘客喊话的赵阳被提拔
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 2023-08-07
风雨同心,人民至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指挥北京防汛抗洪救灾
新华社 2023-08-05
被困的列车与洪灾断网的落坡岭小卖部 店主:为给乘客煮面 外出接泉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