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清华大学召开战国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23 17:21

11月19日-20日,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的“清华战国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不同国家、地区20余家单位的学者与中心师生共同参会,线上听众约800余人次。

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清华简的公布推进了当代人文学科的发展,体现了出土文献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促进了对中国学术史的深刻反思。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海内外学者能对相关问题开展深入的交流研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会以虔敬的态度对待学界的不同意见,不断提高清华简的整理和研究水平,深入发掘清华简蕴涵的重大价值,并期待有更多不同学科的学者关注和参与清华简的研究。

在第一天的会议中,香港恒生大学中文系张光裕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陈致教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颜世铉副研究员、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刘钊教授围绕据摹本复原楚简文字、董同龢先生所倡导的训诂学方法、人工智能技术在古文字学上的应用、清华简《五纪》疑难字词等主题开展研讨。

与清华简有关新材料的公布也是本次会议的亮点。2020年10月出土于荆州枣林铺造纸厂战国楚墓中的《吴王夫差起师伐越》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七)》中的《越公其事》是同一文献的不同抄本,这一科学考古发现,为确定清华简是战国古物再添一新证据。荆州博物馆考古所赵晓斌副所长为大家介绍了这一新材料。在对比两个文本异同的同时,从补缺、编连、篇题诸方面,借《吴王夫差起师伐越》检验了清华简《越公其事》整理工作的得失。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尤锐(Yuri Pines)教授、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小寺敦副教授对《越公其事》进行了讨论。

20日的会议内容主要与已发表的清华简有关。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陈伟教授、郑州大学季旭昇教授、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顾史考(Scott B. Cook)教授、高雄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黄冠云副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刘光胜教授围绕此前清华简公布的《祷辞》《邦家之政》《说命》《筮法》等文献展开研讨。郑州大学黄锡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志平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董珊教授相继发言,讨论了与楚币、疑难字词如“免”“縕韨”等问题。最后,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来国龙副教授、香港大学中文学院邓佩玲副教授就《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十)》所载《四告》有关字词的释读发表了意见。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自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以来,备受学界瞩目。它重现了先秦时期的《尚书》及类似篇章,发现了久已佚失的《诗》类文献,揭示了前所未知的古史资料,为古文字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多年整理,清华简目前已出版至第十册,第十一册即将推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楚简制作技艺传承人:搜寻尘封千年的文字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4-02-13
《睡虎地西汉简牍》第一卷《质日》发布:汉代小吏14年“日记”激活历史记忆
解放日报 2024-01-08
发现最早乘法口诀! 湖北荆州秦家咀墓地出土大量战国楚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22
“从乡土遗产到乡村振兴——清华乡土三十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5
清华大学发布战国竹简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的五角星图形是什么意思?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