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确保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5 07:00
结合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长期性、公益性、收益性、资本性特点,根据战略重要程度、急迫程度和项目成熟程度,科学做好项目筛选,对项目风险收益等方面设置定量约束,强化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全生命周期监督,从一开始就尤为重要。确保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有助于夯实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能力建设良性互动,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时间为5月17日,11月15日发行完毕,共发行22次,其中20年、30年、50年期国债分别发行7次、12次以及3次。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报道见A5版)

特别国债是在特定时期阶段性发行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国债。我国在1998年、2007年和2020年分别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从历史经验看,特别国债发行对经济社会稳定向好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2020年的抗疫特别国债,为全国疫情防控和基层医疗设施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期限高于10年,有助于改善发债周期整体资金流、平滑还本付息压力,更好发挥国债资金“稳定器”的作用。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可谓利当前而惠长远,不仅可以拉动当前投资和消费,还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国务院日前召开的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做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要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把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既要编制完善规划,加强项目管理,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也要优化制度供给,用改革办法和创新举措破解深层次障碍。要积极回应民生所盼,把实物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结合起来,把项目建设和民生保障结合起来,推动办好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

可见,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则涉及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些领域关系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确保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必须结合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实际,研究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对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债务连续跟踪审计情况显示,国债及政府专项债券在项目立项、资金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项目立项不精准,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导致无法开工建设,国债资金到位后形成沉淀,不能发挥国债资金使用效益;部分项目的配套资金不到位导致拖欠项目工程款;部分项目运营方案“水分”太多,运营后效果不佳,收益难以覆盖成本或者运营后预期收益难以实现,甚至运营收益难以覆盖国债资金利息;更有部分项目虚增运营收入。这些都造成特别国债及政府专项债券不能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与国债发行目的相背离。

因此,结合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长期性、公益性、收益性、资本性特点,根据战略重要程度、急迫程度和项目成熟程度,科学做好项目筛选,对项目风险收益等方面设置定量约束,强化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全生命周期监督,从一开始就尤为重要。

确保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不仅有助于夯实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还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能力建设良性互动,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超长期特别国债火热发行 多家保险机构“抢票”进场
证券时报 2024-05-29
两分钟内售罄 超长期特别国债又现“秒空”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28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何影响? 个人怎么购买?专家解读
​央视新闻 2024-05-24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何影响?个人怎么购买? 专家解读
第一财经 2024-05-24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何影响?个人怎么购买?专家解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