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大鹏”何来?“扶摇”何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8 20:18 阅读量:40169

何小鹏大概是喜欢拍合影以及晒合影的。

例如那张著名蔚小理合影,就是出自何小鹏一条忆苦思变的微博。

当然这回小鹏出息了,何小鹏微博上,合影的主角也从蔚小理变成了大鹏。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战略合作的消息一出,好事者连合作项目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大鹏”——押的是大众与小鹏的名字,蹭的是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几万里的吉祥。

据何小鹏自己说,这张照片拍了好久,一直没有放出来,压抑不住的兴奋溢于言表。从李想李斌到贝瑞德,何小鹏的合影对象变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地位也变了。不过,大鹏何来,扶摇之后又将直上何处,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而热烈。

蔚小理大鹏

说是忆苦思变,其实那会儿蔚小理并不苦。相反,自从一同忆苦思变的李斌成为“2019年最惨的人之后,蔚小理乘着新能源汽车赛道起飞的东风,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合照前两个月,小鹏P7上市。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合理的定价和出色的性能,这款新车迅速拉动了小鹏的销量。到当年11月,小鹏汽车在新势力车企中第一个实现了月销量过万。这一年,蔚来销量接近4.4万辆,现金储备超过420亿元。

也难怪,何小鹏用的是忆苦,因为吃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但是,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又有点儿。根据最近一期财报,今年Q1小鹏汽车营收40.3亿元,同比下降45.9%;净亏损23.4亿元,教上年同期扩大37.6%,营收低于预期,亏损高于预期;根据最近一期销量报告,6月销量为8620辆,这个最早月销量破万的新势力车企,已经连续6个月月销量低于万辆了。

不过,何小鹏真是运气好。但凡过一阵儿,准能收获更多的

大众汽车集团7亿美元资金的注入将通过增资的形式完成,这笔50亿元的现金将继续充实小鹏汽车的现金流。更重要的是,大众不会购买小鹏汽车现有的股份,而是由小鹏汽车额外发行股份卖给大众——这意味着投资人对这次合作十分看好,大家都不愿意在此时出让手里的股份。

总之,正在努力从低谷中走出的小鹏汽车,得到了行业巨头递出的橄榄枝。

那么,为什么是小鹏?大众选择与小鹏合作是为了强化在电动智能网联方面的实力,自然要寻找一家在相关领域足够强的品牌。

在这方面,如果能与现有合作伙伴加深联系,那自然是极好的。奥迪与上汽的合作就是如此的顺风顺水;而如果不得不转向新的合作对象,那么各种新势力车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以大众的行事风格,即便是新势力车企,也最好是有一定积淀,经受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验的车企。比如说,蔚小理

在这三家中,理想一直与大众三观不合,双方合作几无可能;蔚来虽然风头更劲,但蔚来主打的高端路线和与换电技术也与大众不合拍;剩下的便只有小鹏了。更重要的是,小鹏也更契合大众的需求:从品牌创立伊始,小鹏汽车就更偏重科技路线,尤其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小鹏确实走在了新势力车企的前列。

越努力,越幸运,小鹏为这句话提供了新的注脚。

大鹏何来?

相比新的合影,其实人们更希望何小鹏能晒一晒:大鹏究竟是怎样的项目,会有怎样的产出?

在各自发布的通稿中,双方对合作的具体内容都有介绍。大众方面表示,其目标是与小鹏汽车一起,从 2026 年起推出两款新的智能网联车型,为大众汽车品牌开拓新的客户群体。

智能网联是核心定语,表现了大众对小鹏的期待,也体现了大众对自己现有产品的清醒认识。

小鹏方面在公告中透露的信息更为详实:双方将基于小鹏汽车的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以大众汽车的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相关车型预计将于 2026 年开始投产。

业界有推测称,按照B级车的标准,小鹏G6才是更贴合大众需求的平台。但小鹏方面显然希望借此机会为之前遭遇挫折的G9“正名:车是好车,只是当时的营销没有做好。

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则是小鹏一直主打的特色。76日,小鹏通过OTA推送了经过全新升级的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高速NGP和城市NGP技术架构与能力的统一,在为用户提供接近L4级的高速智驾体验同时,在城市NGP功能方面也进一步优化,服务范围也超过竞争对手。

至于智能座舱,这是新势力车企最擅长的领域,小鹏在这方面的积累自不待言。

凭借两家企业的优势,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2026年新车下线,两款融合了小鹏与大众智能电动汽车技术、产品设计及工程能力的新电动汽车会给市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两家车企的实力并不一定能换来优秀的产品。德国老牌跨国公司与中国新势力车企之间有太多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风格上的差异,从现在开始到2026年,双方需要付出共同努力去克服障碍、寻求共识。

这边建议,不妨先从发文之前先P开始。

扶摇何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人们对大鹏合作的美好祝愿,有趣的是,扶摇正是小鹏汽车最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架构的名称。

不过,直上何处?未来大众与小鹏的合作,将会以怎样的方式持续下去,对小鹏汽车乃至对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在相关话题的表述上,大众方面小心翼翼的选择着措辞。

例如,大众在通稿中表示,针对双方合作研发的产品——不妨就称之为大鹏”——将用来补充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

一句话,两大信息:

首先,大鹏的产品与MEB平台车型,也就是说ID.系列纯电动汽车不会构成竞争关系,二者是互补的。这显然是为了安抚一汽与上汽这两个合作伙伴以及ID.系列纯电动汽车的用户,表明大鹏不会抢了ID.的风头、地位和市场。

再者,所谓MEB平台的补充,也就是说虽然大众认可小鹏的技术,但是在大众眼中,大鹏即便造出来,也不过是MEB平台水平相当的车型。在大众整体的产品规划中,大鹏MEB平台车型或许能够平起平坐,但在大众汽车集团更先进的PPE平台乃至SSP平台面前,还是要低一头的。正如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侠所说,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推进的电动化战略,将一如既往地依靠性能强劲的MEBSSP平台

如果回头看715日,大众与一汽共同重申PPE车型会如期投产,更可见大众方面行事的滴水不漏。

对于未来合作的规划,大众方面表示,双方未来将联合开发用于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ICV)的全新本土化平台。小鹏方面的表态则更为模糊:在多个领域探索其他潜在的战略合作,包括未来电动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

可见,除了将合作范围限定在中国市场,双方对长期合作似乎并没有太多可以公开的规划。扶摇直上的大鹏,似乎已经被预留了天花板

确实起了,但那只扶摇直上的大鹏,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第一家对跨国企业实现全系列技术输出(电动化平台、智驾座舱以及高阶驾驶辅助系统)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小鹏汽车在这项合作中的收益无法以金钱估量。但人们也要看到,大众与小鹏的技术合作仍有一定补充过渡的意味,小鹏汽车在收获市值与声誉的同时,更要保持清醒,尽早从大众身上拿到比那7亿美元更有价值的东西。

文/杨铮

编辑/杨铮

相关阅读
小鹏收缩 MONA降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1
与小鹏合作首款产品官宣 大众中国CEO贝瑞德感叹“中国速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9
为“金九银十”续杯?小鹏P7i推出550版 售价下探到22.39万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6
“1024科技日” 小鹏不唱独角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6
哈弗二代大狗PHEV新增105km潮电版 售价16.58万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