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市政协全会首次“会中办提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08:28

能否增加网上申请暂停供热的渠道?如何规范社会化托育机构转普惠之后的价格?昨天,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办两场提案办理协商会,这是市政协全会期间首次进行“会中办提案”。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两场提案协商会分别聚焦居民暂停和恢复供热、社会化托育机构转普惠等议题,委员们与多个委办局面对面提问题、摆现状、谈举措,共同推进提案更好地落实,探讨相关问题解决的路径。市政协以“会中办提案”为契机,抓好提案办理的后续工作,更好发挥提案效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供热服务

本市正在研究优化暂停供热申请流程

昨日,第0036号提案办理协商会聚焦的是市政协委员、朝阳区政务服务局局长王冬岩提交的《关于推进〈北京市居民集中供热暂停和恢复供热指导意见〉更好落实的提案》。

王冬岩表示,2022年,本市出台了《北京市居民集中供热暂停和恢复供热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但由于宣传推广不够,有的收费单位不知道该《意见》,在服务居民的过程中不能落实该意见;有的居民不知道具体操作的方式和时间节点,对暂停和恢复供热的咨询逐渐增多。王冬岩委员建议,应加大对《意见》的宣传力度,梳理其执行难点,完善相关细则,建立评价体系,让服务有表达,让居民便捷地得到实惠。

北京市城管委、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了委员们的关切,并介绍了提案初步办理情况。市城市管理委主任陈清介绍,2022年9月《意见》印发,当年为全市约7万户办理暂停供热、2023年为约10万户办理暂停供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指出了《意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我们照单全收,将认真复盘、深入研究,尽快采取措施补齐短板。”陈清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拓宽政策宣传渠道,更加充分地开展宣传提示;会同市住建委,加大对物业、供热公司开展针对性培训;完善评价体系,吸纳业主、市民参与到考核当中,并加大考核力度,将各供热单位开展暂停供热服务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对落实不到位、有折扣的供热单位给予扣分。

居民供热政策服务议题吸引了广泛关注。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多位政协委员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展开协商交流。《意见》提出,有暂停或恢复供热需求的用户,原则上应在当年9月30日前提出。对此,市政协委员、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能源评估部部长柳晓雷提出疑问,“为何把时间节点定在9月30日,那时天气还比较暖和,很多居民还不会想起办理供暖这件事。”

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利答复称,之所以将申请截止日期定在9月30日,是为了确保供热单位有充足的时间检查供热系统的状况。一般情况下,供热单位根据系统大小,最迟每年的10月15日启动供热系统的准备工作。采暖季前的供热系统准备主要包括启动供热系统上水、打压、静态排气、热态试运行、调试等工作,大约需要30日。供热准备工作是对夏季设备维修和供热系统调试进行的摸底考试,是为了提前暴露出设备或系统运行问题,以便及时修复完善,确保正式供热时的供热质量。

聚焦托育机构

“社会化转普”收费政策与公办园一致

同期举行的另外一场提案办理协商会,聚焦的是市政协委员、澜之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雪松提交的《关于支持社会化托育机构转普惠的提案》。

张雪松介绍,在2023年,其全程参与了市政协推进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系列调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本市要加快普惠托幼体系建设,新增普惠托位1万个。本市要完成这1万个的指标,应尽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存量资源,挖掘潜力让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普惠幼儿园应开尽开。同时,大量社会化托育机构已经完成投入,也是值得珍惜的存量资源,应想方设法把他们也纳入到普惠托幼的范围。”

张雪松指出,调研中发现,社会化托育机构收费较高,超出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导致很多家庭无法承担或选择放弃使用托育服务。根据前期调查,本市托育机构95%以上为营利性机构,每月托费的价格区间是5000到7000元甚至更高,托位使用率为35%左右,入托率偏低,区域分布不均衡,托位总量不足和存量过剩并存。而多数家庭能够接受的托育价格为3000元/月,而且家长倾向选择幼儿园托班,偏好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普惠园。“随着社会对托育服务需求的增加,应支持将之转型为普惠托育机构。”他建议,一是应首先充分发掘现有公办园和普惠园潜力,开展普惠托育业务,既能节约政府托育租金补贴,也能影响和带动社会托育机构转型普惠。同时,政府可加大对社会化托育机构转型普惠的财政投入,通过补贴、奖励,吸引社会力量办托育转变经营方式,降低托育机构的运营成本,从而将托育收费标准降低到各区的统一指导价。此外,协调市区两级补贴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保证普惠托育机构的长期稳定运营。“改变现在托位总量不足和存量过剩的矛盾。”

张雪松委员强调,在此过程中要细化普惠托育试点参与的条件、收费标准、实施程序、监管模式等,加快推进普惠托育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

之后,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介绍了有关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她指出,在顶层设计上,出台了关于促进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北京市整个的托育工作有了一个整体的布局和考量。同时,建立了托育服务体系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托育的供给不断增加。首先是幼儿园下延办托班,本市在2022年产出3000个托位的基础上,2023年产出6000个,总数达到9000个;同时支持社会化力量办托,采取了扶持纾困、从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进行办托成本有效的降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王斌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接受集体采访 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6
市政协启动普惠托育服务调研协商 重点聚焦“扩大托育服务供给”
北京晚报 2024-03-02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闭幕 大会共立案1347件提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5
“会中办提案”办出增进民生福祉加速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5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立案1347件提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