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让彩礼归“礼”,弘扬社会新风
人民日报 2024-06-13 09:0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直播已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近期,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账号进行了一场特殊的直播:围绕5起相关案件,执法人员上门执行“退彩礼”,并进行实时解说普法,吸引众多网友围观。

以直播形式对涉彩礼纠纷案件进行集中执行的展示,既是一堂有针对性的普法课,让群众看到法律威严和司法公正,也有利于传递正确的婚恋观,倡导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之风。这场意外走红的直播活动,折射出人们对彩礼话题的持续关注。

作为我国古代婚姻风俗中的“六礼”之一,彩礼是男女双方缔结婚姻的重要象征,蕴含着双方及其家庭对婚姻的美好期盼。但一些地方出现了以高额彩礼、“天价彩礼”作为婚姻“价码”的现象,甚至引发冲突纠纷案件。这不仅背离了彩礼的初衷,也破坏公序良俗。彩礼看似是小事,实际是影响社会风气、关乎社会治理的大事。

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强调禁止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并对彩礼范围、返还条件等予以规范,明确不仅要考虑双方是否办理结婚登记、共同生活,也要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并结合当地风俗,最终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这些规定通过明确裁判规则,引导群众更加理性地看待彩礼问题,让彩礼回归“礼”的本质。

2021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4年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提出工作要求;农业农村部将移风易俗纳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广高额彩礼治理“一张图”工作流程;全国妇联在全国确定了一批移风易俗工作试点,探索立足妇联职能优势、推进移风易俗的有效模式……一系列务实举措,引导构建和谐婚姻关系,推动婚俗走向健康文明。同时,随着婚俗改革深入推进,多地创新工作举措,弘扬“婚事简办”社会新风、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助推文明风尚深入人心。

推进移风易俗,不是要一刀切地否定传统风俗,而是旨在改变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减轻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支出负担。“礼,与其奢也,宁俭”,让彩礼回归“礼”的本质,不仅需要整治高额彩礼的“标”,更应聚焦深化婚俗改革的“本”。一方面,要为适龄男女青年提供更完善的婚姻服务,帮助年轻人减少“甜蜜的负担”。另一方面,要加强困难家庭兜底保障,注重保护女性权益,让女性在婚姻和生育中享有更多安全感。

河北河间,23对新人参加低彩礼集体婚礼,领取新婚文明家庭证书和新婚贺礼;江苏苏州,“乘着地铁去结婚”成为城市新品牌;重庆涪陵,一对新人用公交车当婚车……婚恋新风尚,日益在年轻人中流行。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回归合情合理,必将成就更多美好,更好守护社会文明。

文/燕陆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来一场新婚俗的观念革新 别让高价彩礼成为婚姻幸福的“拦路石”
中国青年报 2024-05-17
河间试点:整治高额彩礼的五年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5-12
彩礼应回归理性
光明日报 2024-05-12
北青快评 | 用司法公正裁判的引领让彩礼归于“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0
北青快评|结婚“花式负担”要纳入移风易俗改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