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数实融合需要怎样的人才
解放日报 2023-07-10 08:34

近年来,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相继涌现,相关行业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日前,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正式成立,开启数字经济复合型研究人才培养探索。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数字经济系教授崔丽丽受邀分享她关于“数智人才”如何培养的思考。

当实战创新如火如荼 学术研究须紧跟时代步伐

解放周一:您长期关注数字技术赋能管理的创新现象,从2013年开始研究农村电子商务,相关的研究成果曾获得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可以给我们讲讲您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吗?它当下处于怎样的发展方位?

崔丽丽:“数字经济”这个概念其实蛮早就出现了,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一位美国学者提出的。在他看来,和互联网相关的、因互联网的存在与运行而发生的一系列经济形态,都可以叫作“数字经济”。我国社会各界真正开始对数字经济有所认知、它成为一个被普遍认可的概念,大概可以追溯到2015年。

如今,从广义上来讲,数字经济可以说已经涉及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每天会使用的各种手机应用程序,检索、浏览信息需要登录的网页、网站,出门办事时候要用到的各种数字化工具,都属于数字经济范畴。

如果要更精确地给数字经济下定义的话,无论是联合国一些相应的文件,还是各国政府的政策文本、经济运行的情况介绍,对“数字经济”均有涉及。通过这些文本可以看到,数字经济发展至今的核心要义,除了由信息技术和通信产业发展而来的一系列内容,还包括了近年来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平台经济。在我国,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所产生的创新增量也属于数字经济的范畴。

平台经济蓬勃发展以来,人们对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认知开始产生了变化。大家逐渐意识到,仅仅掌握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以来的经济规律,很难充分解释以平台为主要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的这种经济形态了。平台经济顺利运行背后所需要的管理理念,已经动摇甚至超越传统的科层制或者说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平台经济形态所需要的管理理念,注定与工业时代以来形成的按照专业对部门进行垂直分类的管理理念有所区别。

解放周一:如今很多从事平台经济、电子商务研究的学者基本上都见证并且经历了上述历史性转变。这对大家充分认识时代经济形态变化构成挑战吗?时下一些比较前沿的数字经济现象发生时,您经常在第一时间就能给予分析与评论。您是如何做到的?

崔丽丽:当实战创新如火如荼地发生,学术研究须紧跟时代步伐。这是我的基本态度。至于你讲到的,为何我对一些新出现的现象会有比较迅速的关注和评论,能够去抓住背后的一些规律,其原因在于,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如今很多所谓的创新,无论是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新兴的消费品牌,还是一些新生的产品形态、服务形态、商业模式,它们之所以会涌现、能够立得住,大范围上都和数字技术的普遍渗透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正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普遍扩散和渗透,这些新品牌、新形态、新模式的出现,大都得益于数字信息传播互通、互动、众包的鲜明特点。有了这一基本把握,我们看到很多新现象也就不慌不忙有方向了。

就拿现在挺受关注的“新消费品牌”来说,我们发现,很多新消费品牌采用的就是所谓D2C、“全渠道”的销售模式。品牌方在策划伊始,就决定采用线上和线下全覆盖的运营和销售方式。通过数字化平台,新消费品牌几乎可以直通目标受众,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甚至对话。除了自有的数字化平台,他们还非常热衷于通过各种社交平台,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这种形态如果没有数字技术、数字平台的介入,是不可能出现的。而当商家与顾客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明显提速之后,企业或品牌方就可以更快地运用各种数据,去做一些更深层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续航 培养能人和旗手

解放周一:基于上述关于“数字经济”的认知,您心目中的“数字经济人才”需要符合哪些特点?

崔丽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任务后,包括上海、浙江、广东、四川、江苏等在内的经济大省(市)都陆续出台政策措施,制定和推出了专门的计划目标,将数字经济放到布局未来的重要位置,将其作为给经济高质量发展“续航”的重要抓手。所以,当我们思考数字经济人才培养问题时,首先要瞄准的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不是粗放式发展,需要怎样的人才。我们希望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续航”培养能人和旗手。

在这样的时代大势下,如果我们只是延续传统的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更多是广义上的经管人才。由于他们在求学阶段更多学习的是工业经济时代以来的一些经典管理规律和组织形态,很难抓住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点。所以,在学习的初级阶段,除了学习如何善用数字技术以外,我们希望他们学习更多数字经济的运行逻辑、与数字经济时代特点相匹配的组织运行逻辑和市场运营手段。希望他们能够打破既有的注重行业垂直分工、成本导向的思维,将既有的知识和经验更多地在横向上打通,借助数据去帮助自己更深入地思考数实融合问题。

由于目前还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处于正在数字化或者还没有准备好数字化的过程中,我们培养数字经济人才的模式仍需“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希望通过教学,助力学生形成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对经典的管理范式有比较全面的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新技术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初步具有帮助单一组织进行数字化、寻找合宜的数字化方案的能力。

在学习的高级阶段,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既懂业务,又懂技术,习得数据深度分析与应用开发能力。这样一来,当企业、商家、品牌基于数字技术积累起可观数据以后,数字经济人才就有能力通过算法、模型的适配与建立,帮助企业、商家、品牌开发更多智能应用方案,形成更多业务创新、模式创新方面的新可能。

数字经济系建立当天,我们请来各路专家,研讨“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打造人才培养高地”的“财大方案”。研讨过程中,很多专家就提到,数字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首先,他们的思维要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他们思考问题的维度需要非常多元,且可以在不同思维、视角之间迅速切换,既不能是纯理工科思维,又不能是纯经管科思维。

其次,他们的知识面要非常广,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了解和探究的兴趣。提及具体的问题,可以积极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和嫁接,探索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可能。

当然,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很多时候是实践走到了学术和理论的前面,尽管数字经济发展至今的时间还比较短,我们仍然需要稳扎稳打,边实践边总结、边总结边抽象,形成一些数字经济的经典理论,为学科更长久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可见,我们整个人才的培养工作一定要和实践、和实业界结合得非常紧密,实现实业界、教育界、学术界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这也是上海财经大学和阿里巴巴合作共建、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方式探索的原因所在。人才培养的最佳状态是融入当下、深入现场。如果我们只是纯粹依托于学校的学术资源或者高校教师的资源,和一线实践多少还是会有一些脱节。

认知数字经济的门槛正在降低 做一点科普很必要

解放周一:今年9月,上海财经大学将从新入学的本科学生中选拔有志于从事数字经济领域研究,并有攻读博士意愿的优秀学子,组建“数字经济实验班”,通过本博贯通模式,培养既懂硬核技术,又了解现代商业场景的“数字财经人才”。这一本博贯通模式,让很多人联想到了医学领域的人才培养方式。

崔丽丽:确实有点类似医学领域的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方式。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学生在接受系统、科学的学术训练的基础上,深耕“数字经济”领域,通过近8年时间的积累,成为能够在这个领域独当一面、有所贡献的创新型人才。但是,我们也不排除学生一路读下来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这方面研究的可能。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留有一定的空间和弹性,也安排了必要的退出机制。

解放周一:如今,市场上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数字经济实战一线,科班出身的不一定干得过敢想、敢闯、能吃苦的。数字经济领域节奏快、变化快,大家都在和时间赛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人才进入行业的门槛。

崔丽丽: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以直播行业为例,由于一些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从某种程度上也在拉平不同从业者之间的差异性,把平台运营对人类经验的依赖降到最低。

比如说,我们以前会想当然地以为,只有性格比较外向、能说会道的人才适合做与直播间有关的工作。但现实情况是,一些直播间的常用操作或互动手法得到数据验证以后,已经形成了一些规律和知识。其中一些规律性的做法已经完全可以通过技术的方式去实现。也就是说,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你把一整套直播辅助工具准备好了。你可以不善言辞,或许只是一个刚入行、不擅长操作的入门级“小白”,但只要你学会操作一些辅助工具,在技术的帮助下,不用花很大的力气,就能达到这个行业里中级人员的操作水准。

可以说,在数字经济领域,以技术化手段,降低习得基础经验和操作能力的门槛是一种普遍趋势。这样的趋势到底是利多一点,还是弊多一点,真不好说,留待更多的实践者去探索、判断、甄别。

解放周一:您刚才讲到,数实融合是时代趋势。关于数实融合已进展到怎样的程度,不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的普通人可以通过哪些案例来判断?可否请您推荐几个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

崔丽丽:要想比较直观地了解数实融合的进展,下面几个内容推荐大家经常关注。

第一是与数字技术核心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关的统计数据。数字技术核心产业在每个季度的增加值或增长率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大家可以把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增长率和服务业整体增长率对比着看。

第二是与普通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进展。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否都已经有数字技术加持、转化为应用程序。做哪些事情你已经离不开手机?做哪些事情,你不带上手机就会觉得很不方便?这些都是数实融合进展的典型表征。

第三是大中型企业在数实融合方面的投入和探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需要较高额的成本投入,中小企业由于成本控制等原因会在投入上比较谨慎。通过智能制造领域的示范企业,以及一些城市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领域的探索,我们也可以较直观地了解数实融合的进展程度。

文/柳森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培育数字人才,高校大有可为
中国教育报 2024-05-30
九部门发文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开展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行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19
日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趋向
中国教育报 2023-11-30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3-11-02
拓展数实融合广阔空间
经济日报 2023-08-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