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观察|《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草案开征民意 零售餐饮进公园拟引入竞争机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5 07:53

北极寺公园里的MOWU书局

近日,《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草案共计62条,从立法目的、总体要求、公园分类分级、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公众服务等方面进行法规制度设计。

草案明确,有条件的公园可以利用草坪、林下空间、滨水空间等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游客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

根据草案,公园一般应当每日开放。因生态保育、森林防火、工程建设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需要闭园或者封闭部分区域的,公园管理单位应当提前发布相关信息。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发布开放时间。实行非封闭式管理的,公园管理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设施的使用时间。

草案鼓励公园建设透水铺装、雨水集蓄利用等设施,加强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应用,推广节水灌溉。探索将河流水系、再生水等引入公园,营造蓝绿交织滨水景观。公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明确应急避难场所的级别类型,配置设施、设备和物资。公园管理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维护和平急两用管理工作。

草案明确,禁止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进入公园停车场以外的区域,执行公务、从事公园管理服务的车辆除外。其他车辆及儿童车、平衡车、滑板车等滑行工具,由公园管理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能否入园。进入公园的车辆应当按照公园管理单位规定的时间、速度和路线行驶,注意避让游客,并在指定区域安全停放。除历史名园外,有条件的公园可以设置自行车骑行区域或者路段。

在公园内开展娱乐、健身、讲解等活动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在公园内开展活动的,应当遵守公园管理单位相关规定,不得破坏公园景观或者影响游园秩序,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恢复场地原貌。

在公园内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庙会、游园会、商业拍摄、影视剧拍摄等活动的,活动组织者应当按照公园管理单位相关规定进行登记或者签订相关协议,依法取得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

草案提出,历史名园实行严格保护、合理利用,保持真实性和完整性。历史名园管理单位应当编制历史名园保护方案,明确保护要求、保护对象、保护利用措施等内容,加强保护管理。历史名园管理单位应当进行景观风貌、造园技艺、历史文化等专业性研究,挖掘文化内涵和资源价值,开展与其整体风貌相协调的展览展示、科普教育等活动,推动历史名园活化利用。

在游客服务方面,草案提出,公园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分类分级服务管理标准,提供满足游客基本需求的服务;可以通过竞争方式选择经营者提供零售、餐饮、体育健身、游览游艺、文化艺术、科普教育等多样化服务。

在共享服务方面,草案提出,支持公园和周边社区、单位共享餐饮、停车、道路等服务设施,保障游客需求。公园可以利用存量建筑、场地等资源,配置书店、园艺驿站、展览展示空间等公共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功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汪浩舟

相关阅读
引入餐饮、书店、文创等消费场景 “公园+商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5
《北京城市副中心条例(草案)》提请一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4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意见
北京市公安局 2025-06-24
聚焦国家公园法草案三大看点
新华社 2024-09-12
不用户口簿,联网防造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解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16
首届北京公园艺术季开幕,30余项文化艺术活动亮相市属公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0
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稿五大看点
新华社 2024-06-26
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二次提请审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