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带我回故乡》专家观摩座谈会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2 17:09

近日,由李智执导的电影《请带我回故乡》在京举办专家观摩座谈会。影片改编自作家鲍十的获奖小说,是中国文联2023年的资助项目,由张雨绮、冯绍峰、刘佩琦、单禹濠、王子妍等主演。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主办,与会专家学者和影片导演李智围绕影片的主题和创作特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导演李智介绍说,电影改编自《我的父亲母亲》作者鲍十的小说《子洲的故事》,相较于原著的纯净风格,电影改动较大。影片以孩子子洲的第一视角展现成人世界,以亲情为主线,探讨爱与希望。故事中,父亲代表精神家园与文化,网红母亲象征快餐文化,爷爷则是传统文化继承人,聚焦孩子在三种文化中的选择。同时,影片围绕“回归与守望”展开,探讨人们为何要回到故乡,触及在大城市拼搏者的故乡情结。

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委员会会长马维干指出,影片以浓郁的地域文化质感引发强烈共鸣,镜头下的安徽山水“像水墨画一样”,黄梅戏、锣鼓队等元素及“仙胡台”、桌上寓意“终生平静”的钟、瓶、镜、对联和桌椅摆放,都让人倍感熟悉。影片对亲情的刻画很感人,展现了海平与子洲、海平与养父两对父子情。影片从儿童视角讲述故事,比将孩子卷入大人苦难的儿童片好,子洲想要地图、父亲编故事带他回鹰嘴坡的设计,情感表达纯粹而有力,体现了回归与守望的主题。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认为,影片聚焦城乡回归与融合,兼具儿童视角的纯真与成人视角的现实关照,实现了“儿童能看、成人共情”的双重效果。影片的文学意蕴深厚,祖孙三代的情感线(父亲在城市的挣扎、爷爷对传统的坚守、孩子的文化选择等)虽复杂却脉络清晰。尤其“海平死后骨灰归乡”与“子洲继承遗志”的情节,深刻诠释了“出走与回归”的永恒命题。老戏骨刘佩琦的表演撑起了影片的质感,儿童演员也展现出自然生动的状态。影片的音乐制作精良,与安徽山水画面相得益彰,整体在时代性与亲情表达上均有可圈可点之处,是一部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作品。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胡建礼认为,影片是抒情且以情动人的作品,核心表现当代乡愁,展现出闯荡者“没成就不好意思回去”的普遍心态,契合众多从农村到大城市打拼者的情感,具有现实意义。影片音乐下足功夫,配乐、插曲尤其是结尾歌曲为影片量身定做,与叙事节奏高度契合,强化了抒情氛围。人物塑造上,刘佩琦饰演的爷爷和小孩角色刻画生动,为影片注入真实可感的情感力量,是一部能引发城市漂泊者强烈共鸣的现实题材佳作。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玉卿指出,电影探讨了现实中人们在城市与故乡间的艰难抉择,触及“留不下灵魂的城市,容不下肉体的故乡”的普遍困境。“鹰嘴坡”承载复杂情感,是角色被遗弃与获得新生之地,影片文学性强、内涵深刻,对人内心触动大。影片还涉及文学性与电影表达的融合,导演试图通过多种手段呈现原小说力度,同时展现了亲情传递与情感成长,希望该片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引起更多观众的思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李涛

相关阅读
《好好说再见》直面“临终关怀”获专家肯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4
《和我说早安》专家研讨会举行 填补青少年心理健康题材电影空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8
《小小的我》研讨会举行:影片的成功证明了多样化电影的市场潜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5
新春走基层|专家研讨《熊出没・重启未来》:紧扣合家欢,实现多维度升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3
《不想和你有遗憾》专家研讨会举行,电影与文旅的诗意呈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7
《雄狮少年2》专家研讨会举行 传统文化续写“雄狮”精神,现实主义拓展动画新表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7
《出入平安》专家座谈会召开 期待影片重新上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2
《749局》专家研讨会举行 专家呼吁建设健康电影生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