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观点: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黄金时代|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2 17:03

2025年8月8日-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主论坛设置“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篇章,超400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将聚焦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风向、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通过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实物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交流分享。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的黄金时代,一方面,成本大幅下降、运动控制提升、AI大模型驱动等技术进步显著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基础能力迭代-自主决策探索-场景试点验证”的良性循环在企业层面逐渐形成。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通过构建具身智能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造数据集全链条的闭环、搭建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公共测试实验室、建立开源社区等多种举措,持续提升机器人产业生态构建能力。

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平台超过160家,真机数据超过600万,此外还有众多核心零部件企业。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已超过240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融资总额,市场热度还在持续上升。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人形机器人在AGI时代正系统性重构开发流程,未来的核心方向将从传统控制算法设计,转向构建规模化训练场景,通过数据闭环迭代培育具身智能能力,最终实现产业范式的根本性创新。

星动纪元创始人,清华大学教授陈建宇:通用机器人是AI发展新趋势,AI已逐步进入到各种电脑手机等终端,正在从思考走向行动,机器人由于有更强大、更通用的移动和操作能力,未来必将带来整个生产力和社会服务力的革新。基于"通用大脑+通用本体"的协同架构,通过构建场景驱动的数据闭环迭代机制,形成可扩展的统一模型体系,实现对异构机器人本体的智能适配。该架构支持多形态本体在差异化场景中的部署,同时通过本体-场景的双向数据反馈持续优化模型,最终形成"模型统一化、本体模块化、场景自适应"的技术闭环。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人形机器人是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机器人如果只具有工具属性而不具有情绪价值是远远不够的,人形机器人其双腿设计旨在实现可爬楼等复杂全地形移动能力,突破轮式机器人的场景限制;双臂与双手则用于适应人类环境中的各类操作任务。尽管当前机型在造型、行动上已接近人类表现,但未来核心突破在于赋予机器人"知书达礼"的智能——不仅要拥有海量知识(知书),更需具备情感交互与社交理解能力(达礼),实现自然愉悦的沟通,最终成为能思考、共情的人类伙伴,而非仅执行指令的工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 北京机器人产业居全国第一梯队|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2
北京银行出台支持机器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2
北京亦庄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0
北京亦庄正式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0
多项具身智能核心成果发布 加速迈向产业实用丨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0
​解码北京机器人产业全国领先密码|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0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冠军从“最能跑”向“最好用”进化|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0
打工机器人“换产”难题破解! 机器人智造最新成果亮相|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