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跨年消费“开门红”,新年消费市场新愿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1 15:22

跨年小长假,消费“开门红”。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23年12月31日是元旦假期的第二天,中国各地迎新年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浓。有关数据显示,2024元旦假期的出游预订量比2023年同期增长近10倍。其中,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大增,北京-哈尔滨、上海-南京、深圳-广州、广州-长沙、成都-重庆等是热门的“高铁游”线路。携程元旦假期首日出发订单中,每五个订单即有一个是亲子家庭,首日民宿、冰雪游订单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32%、170%。进入2023年12月以来,随着赏冰乐雪游的兴起,从各地飞往黑龙江的游客络绎不绝,黑龙江元旦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了490%。

东北冰雪游、南方温暖游,自是冬季消费热点。跨年消费的仪式感,市场跨年消费的营销大招,以及人们基于辞旧迎新的仪式感,激活了人们跨年消费的热情,也给消费市场注入了活力。当然,假日经济的火热,也成中国消费市场的常态。而且,2023年从市场运行到民生体验,虽然还没有彻底摆脱“疫情伤疤”,但是假日市场被抑制的消费动能,最先释放出来。去年的国庆假日,假日经济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人流”“物流”的相关指标已经超过疫情前的同期。虽然中国内需市场动能依然不足,人们对于就业和收入存在一定焦虑,但是从假日经济的复苏中,还是彰显出人们的乐观精神,这种来自基础民生的消费动力,也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

从2023年11月份当月数据看,市场销售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10月份加快2.5个百分点。1-11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我国GDP的贡献率超过83%,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引擎。据全球各大机构预测,2023年我国经济有望实现5.4%的增长,超过年初制定的5%左右的预期目标。宏观经济增长超预期,假日消费市场火旺,和人们能、敢、愿消费的能动性密切相关。考虑到2023年市场和民生的诸多不如意因素,消费市场释放出来的动能更值得肯定。

跨年消费延续了消费市场的热情,不仅带来了2024年消费“开门红”,也为消费市场注入可持续动能。而且,从各大卫视和网上平台依然火旺的跨年晚会以及元旦档期的院校表现看,蓬勃的观众流量,除了带来海量的消费数据(广告、票房),更令人振奋的是国人的信心,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市场对生活的信息。年轻人有压力有牢骚有抱怨不可怕,失去生活信心才令人担忧,非理性炒作年轻一代的颓废与拉胯,只会让生活更晦暗不明。跨年消费的“开门红”,跨年夜的线上线下狂欢,院线市场的火爆,凸显作为消费主力的年轻一代的朝气蓬勃。

内需市场涵盖很多方面,但重要的是吃喝拉撒睡玩乐等最基础的生活消费。所以,跨年消费、跨年夜狂欢以及院线市场的“好”与“活”才更重要,这是源自基础民生的消费原动力,也是充满烟火气的红尘气息,可以给内需市场增加动力,为消费端注入信心,倒逼供给侧改善供给质量,促成供给侧与消费端的良性循环,激活内外市场的双循环动力,形成两个市场的“乘法效应”,解决内需市场动能不足的机构性矛盾。

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这几年受疫情影响,消费也是受冲击最大的,但也是明年扩大内需最有空间和潜力的领域,因此要实现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力量提振消费,增加居民消费信心。”跨年消费延续去年假日经济的火热和跨年线上线下活动的火热,正是国人消费信心不减的明证。

以假日经济为代表的民生消费托底,加上居民消费信心不减的加持,2024年内需市场就保住了基本盘。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无论是供给侧和消费端还是内外两个市场的循环,都有系统性的政策工具和宏观调控手段支持。

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还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或者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都在补上内需市场短板和化解市场焦虑的同时,着力化解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的难题,改善供给质量,从而提高就业增加收入增强消费信心和提高消费质量。此外,中央提出新质生产力的理念,也将真正助力消费升级。

文/宇文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