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驱动 理财业绩比较基准频下调
上海证券报 2023-06-03 18:16

银行业理财相关准则实施的过渡期即将结束,招银、光大、交银等多家理财公司近期纷纷下调旗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多位市场人士表示,考虑到近期市场环境的变化,目前正是适度调低业绩比较基准的窗口。

纷纷下调产品业绩比较标准

近日,多家机构下调理财业绩比较基准。

6月1日,光大理财“阳光金私享增利稳健天天购(300天最低持有)发布了业绩基准及说明书调整的公告。根据公告,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从3.40%至4.20%调整为3.05%至3.55%。

招银理财旗下“招睿零售青葵系列半年定开12号固收类”在近期也调整了业绩比较基准,从原来的2.70%至4.40%调整为2.50%至3.70%;交银理财“稳享固收增强14个月定开1号”将业绩比较基准从4.40%的固定数值调整为区间数值2.40%至4.50%。

此外,还有多家理财公司有调整产品业绩评价标准的迹象。

整体来看,众多理财产品调整后的业绩比较基准明显有所收敛,且选用区间数值型的方式进行展示。

调整旨在满足新规要求

根据多份业绩基准调整公告来看,此次调整旨在满足最新自律政策要求。

招银理财旗下多款产品公告称,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的相关规定,以及理财计划产品合同条款的相关约定,对产品合同中业绩比较基准相关条款进行修订,进一步细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原因、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等内容。

2022年12月3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自律规范》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这是银行业理财业务两份重要自律文件。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提出,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应严格区别于预期收益率,不具有约定收益的涵义,禁止以业绩比较基准直接替代或实际替代预期收益率,禁止在销售活动中以预期收益的概念误导投资者,禁止通过调节收益等方式变相实现业绩比较基准。同时该准则提供了固定数值型、区间数值型和指数型等三种业绩比较基准。

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关于《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的说明中表示,该准则的过渡期为文件公布之日起的6个月。目前,过渡期已临近尾声,从7月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将适用新规则。

担忧风险主动降温

除了过渡期步入尾声,市场因素也是不少机构考虑调整业绩比较基准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多款产品公告称,根据产品实际运作需要或其他原因,对于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交银理财稳享固收增强14个月定开1号理财产品在公告中表示,根据产品投资范围和投资周期,通过权益类资产或优选投资策略进行收益增强,综合评估宏观经济环境、债券和股票市场的历史走势,参照近期利率水平、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股票市场估值水平、拟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收益水平等情况,考虑资本利得收益并结合产品投资策略进行综合测算。

上述产品公告称,基于本产品的投资特点,考虑到资产的信用利差、久期敞口及流动性溢价,预判业绩比较基准的波动幅度。扣除相关税费成本之后,综合得到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为2.40%,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上限为4.50%。

“从不同产品披露的口径看,除监管政策因素外,市场环境的改变也让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开始呈现收敛状态。”一位银行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新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业绩比较基准已连续两个月下滑。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表示,2023年4月全市场新发2434款理财产品,其中317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57%,环比下跌0.16个百分点;2117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5%,环比下跌0.04个百分点。尽管5月月度数据尚未披露,但从5月几个周度数据看,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仍未出现走高迹象。

有接近市场的人士表示,近期债市涨势较好,但波动性开始增大,银行理财大部分资产配置在债市。短期来看,投资者很难获得如此前般可观的回报,潜在收益率在降低,同时批量获得优质稀缺标的能力也偏弱。因此,根据市场环境适度降低业绩比较基准是较为务实的选择。

中信证券固收分析师明明认为,下半年随着前期宽松政策的蓄能逐步释放,经济内生动能或回升,债券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或将反转,进而推升利率水平。

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6.1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4.50%。

上述银行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是银行理财产品调整业绩比较基准的一个时间窗口。如今债券市场牛市尚未逆转,面对市场潜在波动,适度调整业绩比较基准,有助于降低市场过高预期,同时也有利于投资经理理性投资。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