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70后女干部因发型意外成为舆论关注的对象。这名干部是深圳市龙岗区副区长平原,在政府官网显示的照片中,她额头前一撮酷似“挑染”的白发,显得格外惹眼。平原这撮白发被网民发现后,很快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猜测这是不是染出来的,也有人直接跳过事实认定环节,认为“这样染发不符合公务员的庄重形象”。
面对网上的争议,5月10日,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平原担任副区长以来一直是这个发色,并非染发,后续新闻办会对外公布情况。
一名干部因为某张照片上显示出的信息,成为网友热议的对象——这样的新闻,过去也发生过不少。只不过,对一些当事干部而言,如果进入了这样的“剧本”,其后续发展大概率有些不妙。此前,曾有官员因为公开佩戴与其身份收入明显不符的奢华名表、在工作会议上摆天价烟,被人发现贪污腐败的线索;也有官员因为出现在有明显“P图”痕迹的照片中,被指存在工作态度与作风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平原因为发型发色的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意外成为“网红”,多少有点“躺枪”的意思。且不说她的头发确实是自然长成了这样,就算她真的去美发店做了挑染,也不涉及违纪违法。在不知别人为何会呈现出这种发型发色的情况下,就急于对其评头论足,既显得不太礼貌,也缺乏正当性。
从整体视角出发,民众对身负公职的官员干部“苛刻”一些,并没有什么不好。任何一名干部,只要行得端、走得正,其公开言行、公开形象就该经得起旁人用“放大镜”认真审视,并主动接受舆论的监督。但是,在对干部展开舆论监督时,我们还应有所选择、找对方向。方向正确的舆论监督,可以帮助社会发现那些履职不力、行为不端的问题干部,净化公职人员队伍;方向不那么准确的舆论监督,则可能把公众关注的焦点带偏,将舆论资源浪费在毫无必要的地方。像这次围绕平原的白发展开的讨论,就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可言。这既有可能伤害到无辜干部,挫伤其工作积极性,也空耗了网友的精力,反而会消解舆论监督的严肃性。
这起事件的发展脉络,很容易让人想起之前的“80后白发干部”李忠凯。和这起事件相仿,当时,李忠凯也是先遭受了网民的质疑,之后得到了官方的澄清与正名。但是,这两起事件背后的逻辑却并不相同。网民之所以质疑李忠凯的白发,是因为担心其存在年龄造假——对干部而言,年龄造假无疑是个严重的问题。随着有关部门证实李忠凯的年龄没有造假,网民对他的态度,自然也就从质疑变成了“心疼”。相比之下,一名女干部有没有染发,既不会影响其正常履职,也不会损害公共利益。如此“监督”,只能带来一些无聊谈资,从本质上看是舆论的失焦。
其实,正如部分清醒的网友所指出的:本职工作干得好,染染头发又如何?对公众而言,评价一名干部的标准,应是其工作作风、施政水平,而非其外貌造型。当前,我国对公职人员染发问题并无明确禁令,只要一名干部没有刻意追求奇怪的造型,突破主流社会的正常认知,就算有些爱美之心,也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说到底:与其盯紧干部的发型,不如关注干部的言行。
文/杨鑫宇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