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做好充分准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8 07:00
“新10条”措施的推出,既源于病毒变异的新特点,也得益于我国疫苗接种、药物研发的积极进展和公众健康素养的不断提升。针对老年人疫苗接种短板,不仅需要做艰苦细致、入脑入心的思想工作,也需要提供就近就便、保质保量的服务保障。对市场急需的重点药物,要加快生产、储备和价格监测,同时还要引导公众强化对病毒的认知,让大家明了继续做好日常健康防护的重要性、紧迫性。

12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10条优化措施,包括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等等。这是有关方面密切跟踪各地“优化防疫20条”实施效果,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过程中积累的有益经验,聚焦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的针对性举措。

“新10条”进一步优化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高风险区“快封快解”、疫苗接种、学校防控、涉疫安全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和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维持等要求,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旨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疫情防控方案从第一版到第九版,优化调整措施从“20条”到“新10条”,近三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据病毒变异特征和疫情发展形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就能够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

“新10条”是在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减弱、疫苗接种普及、防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的有益探索做出的最新抗疫举措优化调整。在政策优化方面,“新10条”基于当前病毒特点和防控形势,结合实际对第九版防控方案、“20条”部分措施做出进一步调整。在防控进一步精准化方面,“新10条”针对当前防控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公众反应强烈的对“第九版”“20条”执行不到位、不准确等问题予以纠正。可以说,“新10条”不是完全放开、“躺平”,而是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务实之举,既是对现行防控举措的完善,也为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防控措施持续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小步走、不停步,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理性选择。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以更加可行的硬招实招,为下一步优化完善政策创造良好条件,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10条”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疫情对公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重点保障重症和高危人群救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加强医疗救治资源准备,扩容发热门诊,未雨绸缪增加定点医院重症病床、ICU以及相关救治设备和物资的储备,为“新10条”落地实施提供强有力支撑。从长远看,还需要不断弥补我国每千人口医生数、床位数的不足,进一步提升我国医疗资源均等化水平,打造平战结合的立体防控网。

“新10条”措施的推出,既源于病毒变异的新特点,也得益于我国疫苗接种、药物研发的积极进展和公众健康素养的不断提升,推进防控措施持续优化,仍需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针对老年人疫苗接种短板,不仅需要做艰苦细致、入脑入心的思想工作,也需要提供就近就便、保质保量的服务保障。对市场急需的重点药物,要加快生产、储备和价格监测,同时还要引导公众强化对病毒的认知,让大家明了继续做好日常健康防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知晓什么情况可以自行服药,什么时候必须就医。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疫情风险没有完全消除,落实好“新10条”,为今后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做好充分准备,是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之一。只要我们不断提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就一定能够取得应对新冠疫情的全面胜利。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