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交易远景样本:参与但观望
经济观察报 2022-01-15 21:12

自去年9月7日至今,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开展已将近半年,企业参与其中感受如何?

2021年9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复函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具体开展,依托e-交易平台具体执行。

绿色电力交易是在现有电力中长期交易框架下,设立独立的绿色电力交易品种,并提供相应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目的是为引导有绿色电力需求的用户直接与发电企业开展交易。

开启之初,行业侧和企业侧对此的反应颇为积极。在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开启的首月,包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内的19家企业即发布联合倡议,表示将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绿色电力交易。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调研,许多企业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有较强意愿,未来随着更多有意愿的企业参与交易,交易规模将不断扩大。国家发改委认为,企业的需求也是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条件业已成熟的标志之一。

以江苏省为例,2021年江苏省共有5个公司参与了绿电交易,远景也是其中之一。目前除了风电以外,远景在中国的东海岸地区大的用电省份,全部有其自有的售电公司和售电牌照,包括山东、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安徽、北京。

1月13日,远景零碳业务运营总监张旸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回应了以下问题:绿电交易试点市场成立前后企业参与其中的感受有无变化,相比绿证等其他环境权益,绿电交易的优劣何在,在绿电交易加码的预期下,企业侧是否有进一步的发展计划?

“参与但观望”

去年年底,一些地方性的电力交易中心也开展了2022年的绿电交易市场。以这其中的江苏省为例,该地区的绿电跟火电价格相差无几。张旸认为,目前来看样本量太少,很难判断,远景每年都在参与,也在观望政策、制度。

去年9月份开放的绿电交易市场,远景也参与其中,但由于仍处于开放之初,张旸认为是存在“溢价”的,用户花钱买一度绿电的价格比平时买火电要贵。但是9月份之后,马上10月份又取消了目录定价。

2021年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指出各地要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按照市场价格购电,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

因此远景对于后面的价格判断,也是持“参与但是观望”的态度。

根据《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绿色电力交易要优先安排完全市场化绿色电力,如果部分省份在市场初期完全市场化绿色电力规模有限,可考虑组织用户向电网企业购买享有政府补贴及其保障收购的绿色电力。其中,完全市场化绿色电力产生的附加收益归发电企业;向电网企业购买且享有补贴的绿色电力,由电网企业代售代收,产生的附加收益用于对冲政府补贴,发电企业如自愿退出补贴参与绿色电力交易,产生的附加收益归发电企业;其他保障上网的绿色电力,产生的附加收益由电网企业单独记账,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要求,专款用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

为充分体现绿色电力的环境属性价值,《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规定,按照保障收益的原则,可参考绿色电力供需情况,合理设置交易价格上、下限。从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来看,供应侧目前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计划未来将逐步扩大到水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从远景的角度来看,首先这一制度要趋于成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因为中国的电力改革开放市场化比欧美还是要慢几十年的。目前远景采用的方式是配合绿证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国内能够得到认可,但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还有待检验。

张旸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绿电这一方式相当于规定了一个消纳期然后配多少电,用多少电就是有多少电的绿证能配给你。绿证还包括其他方式,它可能是“证电分离”的方式,相当于用户更自由,可以先用电,然后根据实际的用量电购买,再核销。

绿电与绿证

为减轻新能源补贴压力,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自2017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绿证交易,采取自愿交易的方式,补贴目录内的陆风和集中式光伏以及平价项目均可以申请。由于仍是自愿认购的阶段,绿证交易并不频繁,绿证制度需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对于用电企业而言,由于“证电分离”,所需用电仍然需要向电网购买,同时也需要花额外的钱去购买绿证,实际的用电量与绿证上的用电量很难相匹配。要实现环境效益,用电企业需要在两种方式之间做出平衡。

不管是绿电交易还是绿证购买,张旸认为,这两种方式并不冲突,最终用户(买方)更看重其中的经济性,“肯定会看哪种方式更便宜。”

据张旸介绍,从远景服务大量国际客户的经验来看,未来这两种方式是共存的,因为用电也有个负荷,相当于存在基础负荷,在基础负荷之上可能再存在一个波动负荷,就跟卖电预测是一样的,他们打底的可能是场内的分布式光伏或者风电,然后基础负荷部分可以通过绿电来完成,最后通过绿证方式作为补充。

未来,一家企业要实现100%绿电,不可能是靠一种方式:它可能自己先做绿电,然后再通过中长期的绿电交易买一部分,买到70%-80%,最后的20%-30%可能通过绿证来完成,因为绿证是最灵活的一个方式,根据实际的用量,你可以把它补满100%。两者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并不冲突,是一个并存的机制。

张旸表示,远景接触到的制造业企业客户每年有几亿度电的用电量,绿电是其帮助企业实现碳闭环的主要抓手之一。通过方舟能碳双控管理系统,远景帮助企业算清楚碳排放与能耗,帮助他们建设光伏等,之后再通过绿电和绿证实现闭环。目前能做碳盘查计算工具的公司不少,包括很多互联网公司,远景在该市场上跟他们的主要差异点是能够帮助这些企业做闭环,这是远景的优势。

有关未来的计划,张旸称,远景会根据市场的政策继续参与绿电交易市场,不管是绿电、绿证、光伏,能做的都会做,通过零碳打包的综合解决方案来进行服务。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高歌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专家解读:发挥碳交易与绿证机制特色,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2
多举措推动算力牵手绿电
经济日报 2024-10-08
甘肃绿电首次进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2
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上线运行
科技日报 2024-07-16
北青快评 | 绿电交易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市场化方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3
全市首家“绿电绿证服务站”在北京亦庄揭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打造“零碳”运营示范园区 城市副中心绿电比重将达6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以市场化方式凸显绿电环境价值
人民日报 2024-0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