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怎么还会有稻田?当年的帝后生活其实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北京日报 2021-01-28 14:45

据报道,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取得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遗址发现了主建筑“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引起了公众好奇。不是说圆明园是清朝皇帝享乐的“夏宫”吗?怎么还会有稻田?

打开尘封的历史,原来圆明园内外的景观和其中的帝后生活,和我们想象的并不完全一样。

澹泊宁静

胤禛耕图

劭农重谷是清帝的家法传承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为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和粮食问题。入关之前,皇太极就已认识到“五谷乃万民之命所关”,“厚生之道,全在勤治农桑耳”。入关后的清帝,在农耕文化的汪洋大海中,更是深刻感受到:粮食的丰歉,与大清王朝的统治密切相关。康熙帝亲政后,不仅对旱涝雨情、农业生产等十分重视,而且常到玉泉山下问农“观禾”。史载,康熙帝躬耕稼穑,在西苑(今中南海)、畅春园里种植水稻,并亲自培育出一年两熟的稻种,命名“御稻”,推广天下。康熙三十八年七月,康熙帝作诗《畅春园观稻,时七月十一日也》:“七月紫芒五里香,近园遗种祝祯祥。炎方塞北皆称瑞,稼穑天工乐岁穰。”

雍正在位期间,亦大力提倡重农务本,他首倡各州县岁举一勤俭老农,各给八品顶戴荣身,以资鼓励。在圆明园里,雍正帝开辟有稻田、菜圃,并修建了许多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的建筑,如“多稼轩”“稻香亭”“耕织轩”“学圃”“观稼轩”等,以此标榜天下。他在《圆明园记》中写道:“园之中,或辟田庐,或营蔬圃,平原膴膴,嘉颖穰穰,偶一眺览,则遐思区夏,普祝有秋。至若凭栏观稼,临陌占云,望好雨之知时,冀良苗之应候。则农夫勤瘁,穑事艰难,其景象又恍然在苑囿间也。”

乾隆即位后,继承和发扬乃祖乃父“垦田务农,为政之本”的思想,不仅在扩建圆明园时增加涉农景观,如紫碧山房景区的丰乐轩,若帆之阁里的耕云堂,北远山村里的水村图、课农轩、稻凉楼,如园里的观丰榭等等,而且在圆明园内外开辟大量农田,作为问农观稼之地。

乾隆十五年,乾隆帝以庆贺其生母六十大寿为名,在瓮山(今万寿山前身)修建大报恩延寿寺的同时,深挖扩展瓮山泊为昆明湖,“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并加筑东堤拦蓄玉泉山诸水,形成一个可调节的大水库。湖水经长河入京师,既增加了漕运和京城用水,也有利于御园周边的稻田灌溉。同时,乾隆帝又命人对万泉河水系进行改造,引巴沟低地的诸多泉水北流,把这一带湿地开辟成大片的稻田。

乾隆三十二年,熙春园(位于今清华大学)收归御园后,乾隆帝即在该园北部围出百余亩试验田,供其观察麦情,并建有观畴楼(今清华园自清亭处)。他多次临幸此地,观禾吟咏,其中一首《熙春园观麦》诗:“于中多隙地,种麦年来遍。藉用验农功,讵止资游玩。行浆颇似壮,拔节差觉健。此后祝再霈,饼饵庶可膳。”

乾隆帝曾自诩其观禾胜于赏花,且常与附近的“农父老较晴量雨”,有时还下田亲自耕作。他在《御园耕种》一诗中写道:“弄田播种近臣从,不比亲耕与秩宗。布谷有声春已暮,看花无兴草全茸。劳躬漫谓勤民亟,愁意多缘望雨浓。丰泽耤田将御苑,年年端是重三农。”

嘉庆三年,已是耄耋之年的乾隆皇帝,仍念念不忘雨水与农作。这年上元节刚过,他便到玉泉山龙神祠祈雪;以春雨不足,三月初五日谷雨,他复至玉泉山龙神祠祈雨;三月十一日他再诣黑龙潭祈雨;三月十三日他又赴清漪园(今颐和园前身)广润祠祈雨,并赋诗曰:“五谷本来赖天佑,一心惟是念民劳。虽曾霡霂非霑足,虔叩忧霖惕染毫。”在皇权至上的社会中,对一位88岁的老皇帝来说,能做到这一步,不能不令人感佩。

为此,嘉庆皇帝在《多稼轩》诗注中总结道:“我皇祖念切民依而置此轩,我皇考肯获惟勤,常时省览。予习闻彝训,式谷是思,能不于粒食之源,亹劭农重谷之家法乎!”

田字房与黄马褂

圆明园里有许多反映农本思想的殿阁楼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田字房”了。圆明园里的田字房,也许是古今中外最奇葩的建筑形式之一。它位于大宫门、正大光明殿、九州清晏至澹泊宁静景区的中轴线旁,于雍正五年建成。该大殿四面围廊,每面各有一门,中井为十字形,有房33间。乾隆帝为皇子时曾作《田字房记》:“是地也,西山远带,碧沼前流,每当盛夏,开窗则四面风至,不复知暑。其北则稻田数亩,嘉禾生香,蔼闻于室……时引儒臣坐而论道,或率诸王公子弟修家人之礼,讲燕好之欢。所触目而会心者,我皇父之同忧同乐,憩息于斯,较之灵台卷阿意更深长矣!”可见,雍正帝是非常喜欢在此园居理政,问农观稼的。

据史料记载,由于玉泉山和瓮山周边地势平坦,泉水丰沛,故明初以来即有许多稻农在这里耕作,游人观之“水光稻花如江南”。康熙时,从江浙两省“调派优秀之农人来京应职”,在此种植水稻。这些奉旨而来的稻农均“敕穿黄布马褂,其北地农人助手,则不准穿”。同时,“奉旨设稻田厂、御米仓,(在)青龙桥南路路北,管理一切稻田事务。”其后,乾隆帝又从南方得到优良的稻种紫金箍,并再次征调13户稻农,在海淀六郎庄一带种植水稻。

故当时在玉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周边,以及长河两岸皆有稻田,方圆数十里,御园景致与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其中身穿“黄色工作服”的南方农人,在绿油油的稻田里忙碌的身影,更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翻开乾隆帝的御制诗,可以读到多首涉农诗作。《昆明湖上作》:“新辟水田千顷绿,喜看惠泽利三农。”《青龙桥晓行》:“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堤上四首》之一:“西界明湖东稻田,新秧率已茁芊芊。”《万泉郊行即事》:“疑是山村是水乡,禾苗低亚稻苗黄。绿杨十里蝉声沸,飒爽风中饘粥香。”《耕云堂》(耕云堂位于圆明园北部若帆之阁景区):“山堂近北墙,俯视见墙外。墙外复何有,水田横一带。”

垄畔诞生御田秧歌

在三山五园内外的田园风光中,还有一个值得书写的画面,就是诞生于田头垄畔的大秧歌。据载,这种民间的艺术形式,始于康熙、雍正,盛于乾隆,为稻田插秧之歌,为且插且歌之词,有单唱,有对唱,也有群唱。金勋《成府村志》中写道:“在这些南省农人吃饭休息的时候,在大柳树林之中,铺上席,大家聚餐饭后,用竹筷子敲打着铜香(镶)盘子底,当铜锣儿。那一位农人也高起性(兴)来,用饭勺木把儿打着水桶底,当作花鼓儿敲着,慢慢的也能打起成套谱子。大众唱,群曲(趋)和之。”

起初,“其词粗俗,调内多南音”,后经粗通文墨之人修改,编成二十余个曲调。再后来发展为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两种主要类型,还有以田间动物、昆虫及和尚、罗汉等为形象的化妆秧歌。到光绪年间,这种远近闻名的京城西北大秧歌,竟成为慈禧太后看皇会的保留节目。

自古至今,人口众多与耕地有限的矛盾,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康乾盛世的18世纪,清朝人口从一亿多迅速增加到乾隆末年的近三亿。要想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又欲长治久安,清朝统治者把重农为本作为家法,历代相传,“惟土物爱,知稼穑艰”,甚至“亲御耒耜”,同时采取鼓励垦荒、轻徭薄赋、治理河工、推广高产作物等一系列举措。到乾隆末期,全国耕地比一百年前增加了大约1.5亿亩。乾隆一朝,秉承康熙政策,先后五次蠲免天下钱谷,三次蠲免漕粮,总数达白银二亿两,创造出清朝国力的最佳状态。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人口大国,农事从来都是我国的头等大事,在世界风云巨变的今天,保护耕地,节约粮食,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牢记于心的“家法传承”。

原标题:清帝重农事 观禾胜赏花

文/何瑜(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颐和春秋(之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6
颐和春秋(之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9
扇面湖、一亩园重回圆明园,到这个公园里赏景读历史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08
专栏|玉泉山下胭脂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5
专栏|玉泉山下胭脂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5
圆明园御稻开镰 再现盛时历史景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7
五塔寺半截残碑,见证清初名将与末代帝师的跨时空交会
北京日报副刊 2023-09-07
书评 | 300余幅图,一座圆明园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4-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