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检察机关对毒品犯罪案件集中公诉,涉案毒品近130千克
澎湃新闻 2020-06-25 20:48

第33个“6·26”国际禁毒日前夕,上海检察机关开展毒品类犯罪案件集中公诉71件98人,涉案毒品数量近130千克。

6月2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获悉,近三年来,上海全市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给禁毒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毒品被包装成网红减肥药、安眠药、聪明药

上海市检察院介绍,从起诉的毒品犯罪案件看,罪名集中在贩卖运输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容留他人吸毒三类,主要呈现以下四方面特点。

一是化学合成毒品占比多。涉案毒品中冰毒等化学合成毒品占比78.6%,而传统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占比21.4%。

二是新型毒品新花样多。含有安非拉酮、氟硝西泮、莫达非尼等国家管制精神药品,这些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的药物被包装成网红减肥药、安眠药、聪明药,通过微信及电商平台售卖,具有极强的伪装性和迷惑性,一些减肥、失眠和青少年人群被动染上毒瘾。

三是“网络+寄递”交易模式多。跨省寄递和境外入境寄递毒品犯罪案件增长迅速。

四是“零包”类贩毒多。大宗毒品犯罪少,大部分案件毒品犯罪情节相对轻微。

上海检察机关表示,将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打击毒品犯罪。对走私、制造、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和毒枭、职业毒犯、毒品累犯、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厉惩处;对“零包”贩毒、多次贩毒、容留他人吸毒及非法持有毒品等屡禁不绝的“末端”毒品犯罪,坚持“露头就打”的政策,保持对毒品犯罪“零容忍”的高压态势。

同时,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加强对现有案件中的犯罪线索进行挖掘,对遗漏的毒品犯罪分子坚决予以追捕追诉。

比如,在办理王某某等4人运输毒品案件中,普陀区检察院、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和市检察院三级检察机关,在不同诉讼阶段先后追捕追诉3名被告人,其中1名被追诉对象已被法院以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以“海淘”蛋白粉为名购买毒品

黄浦区检察院介绍了一起“海淘”毒品的典型案例:一个来自境外的包裹物品信息填写的是蛋白粉,但内里“暗藏玄机”。

2020年1月,民警在被告人陈某某原居住地附近的快递站,抓获了正在签收快递的陈某某,并当场查获其签收包裹内3包疑似大麻的黄绿色植株(经称重、检验,3包黄绿色植株共净重49.76克,均检出四氢大麻酚成分)。次日,被告人陈某某因涉嫌走私毒品罪被刑拘。

被告人陈某某到案后供述,其有吸毒史多年,受另一被告人郭某某委托,出面通过微信联系境外的贩毒人员购买毒品大麻,交付方式为海外直邮。这一次陈某与贩毒人员谈妥价格后,对方提出不接受微信转账,而是提供了另一个银行账号来接收毒资。与此同时,为了隐蔽地进行交易,陈某某还向对方提供了自己原居住地的地址。

黄浦区检察院检察官表示,本案中,被告人陈某某、郭某某明知是毒品而非法寄递入境,系共同犯罪。2020年5月,该院以走私毒品罪对陈某某、郭某某提起公诉。经黄浦区人民法院判决,陈某某、郭某某均被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资深记者 李菁)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依法严惩毒品犯罪 增强全民防毒意识
法治日报 2024-07-21
全国检察机关对重大毒品犯罪案件提前介入4900余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云南检察机关全力打击涉麻精药品犯罪
中国新闻网 2024-06-24
斩断毒品犯罪链条 全面遏制涉毒犯罪
法治日报 2023-07-02
辽宁法院近五年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0194件
中国新闻网 2023-06-20
北京:推进毒品犯罪的检察治理
检察日报 2022-08-30
西安中院集中宣判5起毒品犯罪案件
人民法院报 2022-07-05
“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上海全链条严打寄售“上头电子烟”
法治日报 2022-07-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