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检察日报:向孩子售卖“烟卡”应严查严管
检察日报 2024-06-06 21:35

近日,多地学校发出“致全体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内容大同小异:一种“烟卡”游戏,正在侵蚀成长中的孩子们,请家长们一定警惕、重视,防止孩子沉迷其中影响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多地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了校园周边“烟卡”专项整治行动(据6月3日《重庆晨报》)。

大家不禁要问,“烟卡”究竟是什么?沉迷“烟卡”对孩子有何危害?

“烟卡”是继萝卜刀、盘串后,近期在小学校园中风靡的游戏。它源自于香烟盒,孩子通过折叠香烟盒制作成长方形的卡片,放在地上轮流拍,谁能将对方的“烟卡”拍到翻面,就能赢得对方的“烟卡”,越贵的烟所对应的“烟卡”就越“高级”。可别小瞧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里面的门道还不少。根据香烟品牌的价格高低、稀缺程度,“烟卡”也有自己的价值,在孩子之间形成“交易市场”。如今,“烟卡”买卖已然形成一条产业链,从商家低价回收或印刷“烟卡”到高价售卖给孩子,从网络电商平台到线下依托文具店、玩具店等场所售卖,“烟卡”逐渐无孔不入。

“烟卡”虽小,危害却不小。一是孩子在游戏中可能接触到吸烟的文化,从而对吸烟产生兴趣,万一付诸行动将影响其身体健康;二是容易让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甚至引发暴力行为。为了收集更多稀有“烟卡”,不少孩子开始捡烟盒、向他人索要、抢夺等,还易出现霸凌的苗头;三是容易滋生赌博等违法行为,有的孩子将“烟卡”作为赌资聚众游戏,会对其价值观的塑造将带来负面影响。

向孩子售卖“烟卡”,具有明显的违法性。“烟卡”不是烟,但取自烟盒。根据烟草专卖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此外,广告法第22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烟卡”本身是香烟制品的一部分,因此,商家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卡”的行为已逾越法律红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烟卡”是商家印刷的全新卡片且带有烟草商标,那么还可能涉嫌侵犯烟草生产企业的商标权。

要“严卡”风行的“烟卡”,仅靠家长和学校做好引导工作远远不够,还需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力量于一体,“重拳”进行治理。监管部门作为政府保护的重要方式,应当依法履职,对校园周边开展“烟卡”源头治理。“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湖南省检察机关推动当地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等开展整治“烟卡”专项检查活动,正是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积极实践。

当然,孩子们玩“烟卡”,错不在孩子身上。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清代学者沈复曾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真正要防的是“烟”,不是“玩”,要禁的是危害,不是“童趣”。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主动开创更多有益身心的游戏,引导孩子在体验中感知生活的乐趣,给他们的童年留下多彩回忆。

文/杨璐嘉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小学生沉迷玩“烟卡”,背后隐忧如何应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6
检察日报:向孩子售卖“烟卡”应严查严管
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2024-06-04
让小学生远离“烟卡”并非小题大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2
“烟卡”线上线下都可随意买到 高级“烟卡”成了小学生“炫耀的资本”
法治日报 2024-04-21
线上线下随意买,高级“烟卡”成了小学生“炫耀的资本”
法治日报 2024-04-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