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让小学生远离“烟卡”并非小题大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2 07:13

8岁的亮亮从长辈手里获得一张新的烟卡,他把鼻子凑上去深深吸了口气,香烟残存的味道进入鼻腔。“这个是真的!”亮亮美滋滋地收起卡片。今天,他的烟卡战队里又多了一员“大将”,可以和小伙伴一较高下了。

据报道,一段时间以来,烟卡游戏在全国多地小学生中颇为流行。烟卡源自香烟盒,孩子们通过折叠香烟盒的盖子制作成长方形的卡片,放在地上轮流拍,谁能将对方的烟卡拍翻面,就能赢得对方的烟卡,越贵的烟所对应的烟卡也越“高级”。

烟卡游戏起源于70后、80后的一种经典游戏——纸牌游戏,彼时的孩子是自己用各种废纸折叠纸牌,如今的孩子玩烟卡游戏,为收集不同品牌的烟盒,会向吸烟的家人索要,或请求家长网购,或自己去便利店购买、到大排档收集,甚至向陌生人索要,在垃圾桶里翻找……有人可能要说,既然一些70后、80后玩过纸牌游戏,如今的孩子玩烟卡游戏,不必大惊小怪,谁不是如此过来的?此言差矣。

且不说去垃圾桶捡烟卡易沾染细菌生病,据报道,一些孩子玩烟卡已“走火入魔”,上课仍在悄悄欣赏烟卡,或偷偷拍卡“练手法”,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孩子还形成攀比心理,别人有的烟卡,自己不仅要有,还要更好、更多;或形成从众心理,他们认为别人玩烟卡自己不玩,会遭到排挤,当玩烟卡成为社交需求,怎会不对更多学生造成过度消费等不良影响?据说不少孩子活跃在烟卡交流群,纷纷拍照炫耀各自的烟卡,这就是明证。

更重要的是,玩烟卡会导致未成年人更早地接触烟草制品。比如,为收集烟盒,在一旁等吸烟者抽完最后几根烟,造成“二手烟”危害。更有甚者,在耳濡目染下过早成为“小烟民”,不利于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在一些学生中间,拍烟卡已脱离游戏层面,升级为“赌博”,大家先押注,输的同学要把相应数量烟卡给赢的一方,也可直接给现金或其他物品。

由此观之,部分小学生沉迷烟卡,应引起足够重视。家长和老师暴力没收撕毁烟卡,会伤害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感情,还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从公开购买发展到暗地里购买。正确做法是向孩子解释吸烟的危害,以及烟卡游戏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不沉迷、不攀比、不买卖烟卡、不吸烟等要求,并督促孩子严格落实。

学校应积极向学生宣讲烟草危害、各类游戏成瘾的危害、不尝试吸烟、劝阻他人吸烟、拒绝吸“二手烟”等控烟知识,做好防止学生沉迷玩烟卡游戏的教育。

商家面向未成年人擅自印刷、销售烟卡,与校园环境建设及未成年人保护精神相悖,相关部门要管好这类商家,包括电商平台要加大销售环节的监管。有律师指出,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法》相关规定,无论烟卡是从烟盒上剪下来还是仿制的,都不能向未成年人销售。私自将烟草厂家的商标印刷销售,涉嫌侵犯注册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更属于违法行为,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监管部门应像以前对待小学生的抽奖卡牌等商品一样,对商家印刷、销售烟卡坚决予以禁绝。一些唯利是图的商家为赚取钱财,印刷、销售烟卡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鉴于此,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遏制、打击印刷、销售烟卡等违规违法行为。

文/何勇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小学生沉迷玩“烟卡”,背后隐忧如何应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6
市民被小学生当街索要烟盒做卡片 风靡低龄学生的“烟卡”游戏存潜在危害
武汉晚报 2024-06-14
检察日报:向孩子售卖“烟卡”应严查严管
检察日报 2024-06-06
检察日报:向孩子售卖“烟卡”应严查严管
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2024-06-04
“烟卡”线上线下都可随意买到 高级“烟卡”成了小学生“炫耀的资本”
法治日报 2024-04-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