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为博眼球增加销量 上海“怀旧零食店”小零食包装含低俗内容被处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8 15:04

据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1月18日消息,旅游景点零售业的生意竞争激烈,使得商家促销手段层出不穷,但在南京东路步行街、田子坊这些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商业街区,有多家以“追忆童年”为主题的零食销售店铺,店内一些小零食包装却包含低俗不堪的“三俗”内容。为了博眼球增加销量,这些变了味的“童年记忆”踩到了法律的红线,最终商家也被处行政处罚。

媒体报道南京东路“怀旧零食店”存在销售来路不明、包装低俗商品的行为。黄浦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至当事人经营的店铺进行检查,在店内查见“寻欢兴奋剂”“贱×消失片”“蛋×含片”“装×丸”“脑×片”“艳×丸”等字样外包装的奶片产品。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予以立案调查。

经查,当事人为博人眼球,增加销量,购入预包装奶片后自行装入包装盒中进行销售,包装物文字内容低俗,超出社会公众底线,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第(七)项的规定,构成发布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广告的违法行为,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依法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旅游热门景点的商家,都是上海地标景点的一份子,商家在想方设法利用景点地段优势招揽生意的同时,也要牢记随之而来的“城市形象”责任。广告要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特定的内容,但其手法应当是健康的,格调和趣味应当是高雅的,具有积极向上的美育作用。规范经营才是商家的立足之道,一味通过歪门邪道博眼球、无底线营销并不是长久的经营之法,广告内容一旦超出社会公众底线,不仅会造成恶劣影响,更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老零食寄托怀旧情绪 零食刮起“中国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傍机构、蹭高校,零食也能“学历造假”?
中国新闻网 2024-02-04
留意“网红零食花”的“身份证”
法治日报 2024-01-21
多款冠名“农大”“农科院”……零食也有“学历造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17
猫狗粮被针管投毒?买零食遭遇无差别投毒?上海网络辟谣调查
上海网络辟谣 2023-1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