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武王墩出土多件玉器 墓主人为什么会佩戴这些玉器下葬?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9 19:52

昨天(1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经过多学科专家初步论证,目前认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

目前武王墩一号墓南二室的考古发掘正在进行中,现场考古人员又有哪些新发现?

目前北西东的发掘已经完成,南二室继续考古发掘,据了解,南二室中发现了不少玉器。例如玉璧、玉佩、玉璜等,正在一一提取。 提取出来的玉器会放到包装盒,传递到平台上,后续还会进行清洗、拍照、称重、微距观察,做信息记录。

楚国玉器数量比较多,在随葬品里面玉器是不可缺少的一项。玉器主要发现在南二室中,其他室暂时没有发现。南二室的发掘已经工作了大概有半个月,基本接近尾声,提取的文物已有六百多件。

据了解,位于中央的中室还没有开始发掘,按照之前拟定的发掘计划,中室是放在最后进行的,它位于正中间,打开后周围其他空间都要覆盖住,否则就没有工作的场所了,后续还会进一步制定中室发掘的方案和研究。

一号墓南二室发现玉璧 玉佩 玉璜等玉器

武王墩一号墓南二室提取出了玉璧、玉佩、玉璜等玉器,且都非常精美,此次出土的这些玉器有没有特别值得关注的?为什么墓主人会佩戴这些玉器下葬?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张闻捷:目前墓内所见的玉器包括龙凤形玉佩、玉璜、玉管、玉环、玉璧等不同类型,应是属于墓主人随身佩戴的玉组佩的部件。玉在服制和礼制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贵族们通常将组玉佩上面挂在脖子上,下面自胸前一直垂到膝盖上。走起路来,玉相互碰撞,发出铿锵之声,以此用来调节步伐的节奏。身份越高,步伐越小,走得越慢,玉佩撞击的声音越小,气度越非凡,以此彰显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气度。

同时周代崇尚“德”的观念,玉器因为其温润、纯洁的特点,所谓君子比德于玉,贵族佩玉也是自身修养的需要,佩玉与德行、修养紧密相连。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海昏侯”文物上新!刘贺墓主棺出土玉璧首次展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9
“海昏侯”文物上新 刘贺墓主棺出土玉璧首次展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9
武王墩墓中发现“纱” 考古队用“丝绸”治疗文物的“癌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1
楚国版“餐盘”亮相 武王墩考古有这些新发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1
最大楚墓、3000多件文物……来看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最新现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