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拾金不昧“要奖状”,以身作则的家庭教育最有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2 14:00

2月11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转发了一则题为《垃圾清运员捡到一万元现金,还钱时提了个要求……》的报道,引发了网友关注。近日,浙江杭州,垃圾清运员年四开在小区做垃圾分类时捡到一万元现金。他报了警,物归原主,就连失主给的感谢费也被他谢绝了。不过,不求回报的年师傅却主动要了一样在他看来比钱更重要的东西,“要不,你们给我发个奖状?”年师傅主动开口要奖状,有自己的理由“家里四个孩子,我主要想教育教育我们孩子拾金不昧,要以身作则”。

年师傅今年52岁,安徽人,他在杭州30多年了。一年前,他来到杭州市拱墅区某小区当起了垃圾清运员。2月4日10点,年师傅在小区垃圾集中堆放点分拣着垃圾时,发现一件呢大衣口袋里装有1万元现金。等了两小时,不见有人来找钱。报警后,他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了失主如数归还了捡到的现金。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广大民众助人为乐,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年师傅面对万元现金毫不动心,拾金不昧的行为,彰显了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社会公德,也弘扬了社会正气,传递了文明力量。失主周阿姨当场拿出500元钱递给年师傅,以示感谢。年师傅接受这笔感谢费,本无可厚非。然而,他一口回绝。做好事不求回报,无疑是一种高风亮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四个孙子,他拾金不昧却要求“发个奖状”,乍一听让人感到有点意外,但是仔细一想,这是为了以德育人、以德化人,更好地培养下一代,因而一点也不为过,正如网友评价的“格局打开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长辈的共同心愿。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取决于自己的父母长辈。在很多家庭,爷爷奶奶是除了父母之外与孩子最亲近的人。就拿年师傅来说,他有4个孙子,1个小孙子在山东,剩下3个都在杭州。如今,大孙子、二孙子都上学了,他仍负责接送,几乎每天跟孩子接触。他清楚地认识到,以身作则、立德为范对于孩子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并积极付诸行动,拾金不昧后主动开口要奖状,可谓用心良苦、意味深长。

令人欣慰的是,年师傅的心愿得到了满足。近日,年师傅收获了两份“礼物”——周阿姨特地为他制作了锦旗,社区也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孙子们发现家里多了锦旗和证书后,还问了爷爷,这让年师傅挺自豪,“你们以后奖状要比爷爷多哦……”这既是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无比生动的的人生课,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家庭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年师傅收获了孩子们的由衷敬意,也必将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对孩子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孩子们崇德向善、诚信友爱,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成长路上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加强家庭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需要从点滴做起,以跬步之积、成致远之功。年师傅拾金不昧 “要奖状”教育孩子们,看似小事,但意义重大,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了高尚的道德种子,也为其他父母长辈放了个好样子,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有利于推动全社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显然,年师傅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以及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更多人学习借鉴。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京顺义这名小学生拾金不昧获点赞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3-10-05
大兴区西红门垃圾分类监督员拾金不昧 拾得现金物归原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2
出租司机拾金不昧 民警帮忙物归原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2
邮政投递员拾金不昧,12万元现金物归原主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3-03-12
不要感谢费要奖状,这个愿望要满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