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高校“转专业自由”,为何备受关注?
光明日报 2024-06-14 22:15

近日,全国多所高校官宣:进一步放宽本科生转专业限制。

上海交通大学自2024年起全面放开转专业,充分尊重学生进校后的二次选择机会,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医学院与本部之间各专业也可以互转。武汉大学也表示,从2024级学生开始,院内专业自由选,跨学院转专业也将不再受到限制。

高校“转专业自由”的消息很快冲上热搜,网友们也纷纷点赞、支持:“开始因材施教了”“你想去哪个专业都行,只要能达到毕业要求”“转过专业的都知道,建议推广”。

能够自由转专业的制度为什么这么广受欢迎?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9.0%的受访者都有过想转专业的念头。他们中有的人读了热门专业,却并非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爱所在,而是被家长、老师和就业考量所裹挟,选择了所谓好就业的专业;有的人在高考招录中被调剂,读了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专业。

这并不难理解。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年纪尚轻,很有可能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也没有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进入大学,就读相关专业后,很多年轻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选择。因此,高校给学生转专业提供更多方便,显然是有必要的。

以往各高校转专业普遍存在“高门槛”,比如需要在原专业的学习期间名列前茅、需要通过转专业考试、需要相关老师的推荐等等。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习的连贯性,但也限制了一些同学根据个人兴趣或潜在能力进行调整的机会。如今的“转专业自由”制度,体现了教育的灵活度和包容性,有利于每位同学学其所爱、学其所长,体现出了大学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

不仅如此,以往一些大学专业被分成“冷门”“热门”,虽然不能说这样的分类没有现实的正当性,但也很有可能忽视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抹杀学生的个性。现在同学们可以“零门槛”申请转专业,也是对一些传统专业偏见的纠正。选什么专业,更应该看每一位同学的兴趣和志向,而不是功利主义的专业热门程度。

当然,“转专业自由”不代表可以无限制、任性地转专业。首先,各大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要引导学生了解大学、认识专业,引导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规划,让学生进行理性选择。其次,也要以信息公开的方式保障转专业的公平和公正,促进转专业体系的良性发展。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一考定终生”的说法早已不合时宜。高考结束后的院校和专业填报,或许才是人生的重要选择,关乎每一位同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把更多选择权留给孩子们,无疑是非常人性化的举措。与此同时,也必须提醒同学们,不要因为选择变多了,就挑花了眼。说到底,不管选择了什么专业,踏踏实实地努力和奋斗才是决定年轻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夏季高温,莫让爱车变身“致命空间”
北京应急 2024-06-17
北京未来三天高温又杀“回马枪”,最高气温35℃~37℃
气象北京 2024-06-15
国资委启动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
新华社 2024-06-14
免票!半价!神农架旅游福利空降北京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6-14
最新最全!北京这些医院不用选,医保也能报销
北京医保 2024-06-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