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养生别太“满”!做好这5点,足够了!
人民网科普 2024-05-22 07:00

今天,节气小满如期而至。

此时节气温攀升,雨水相赶,江河渐满,万物生长。

古语有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而“小得盈满”则恰到好处,养生也是这样,那么如何养能够做到“将满未满”恰到好处呢?一起来看看吧。

动,不能太“满”

小满过后,天气渐热,人体出汗明显增多,易出现乏力气短、疲劳口渴,甚至心悸等耗气伤津表现。所以户外活动不宜过度。

运动时身体微微汗出即可,切莫大汗淋漓。运动过程中若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症状,应及时终止运动,防止发生低血糖或心脑血管意外。

当然,可以选择傍晚或清晨进行快走,轻度运动能够调畅气机,帮助气血运行。

吃,不能太“满”

小满时节,农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故称“小满”。此时节,要特别注意让脾胃“小满”即七分饱,切勿“大满积食”。

胃不能“满”,即人不能暴饮暴食把胃塞满,要保持胃的消化通畅。入夏后,人的体力消耗大,进食量增多,易导致积食。

轻者腹胀打嗝,重者脘腹胀痛、口臭便秘,尤其是婴幼儿,若频繁积食还会影响生长发育。此时节,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尽量避免吃甜凉油腻和易产气的食物,比如甜腻点心、炸糕肥肉、冰镇水果等。

一旦腹满食积,医生建议,可选择适量食用山楂,促进胃液分泌和帮助肠胃蠕动。

补,不能太“满”

在此时令气温渐高,人体阳气随之隆盛,进补宜适度。饮食忌辛辣肥腻,防止助火生热。少吃或避免性温性热的食物,如鸽肉、鹿肉、鳝鱼、榴莲、荔枝等。“大补大满”会导致上火,一旦上火可用“苦”祛火。苦菜(中医称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火凉血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苦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夏季搭配养生补品时,可将苦菜焯熟,配蒜泥凉拌,或清炒、炒肉、拌馅,或煮苦菜粳米粥,均是可口佐餐。其他苦味食物,如苦菊、芥蓝、生菜、苦瓜等,也均有清热祛火的功效。

睡,不能太“满”

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这样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如高血压患者易血压升高,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提高。

从小满节气开始,要及时调整作息,早睡早起,午饭后半小时可以进行短时间的午睡,这样做,等酷夏真正到来时,我们就能养成合理的作息了。

医生建议,保证足够的睡眠,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但睡眠时间不要太长,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高质量的睡眠即可。

避热趋凉,不能太“满”

小满白天热,着装宜简单、舒适、透气为佳,但傍晚仍有几分阴气,早晚有温差,应随气温增减衣物。

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样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最后,不要久处空调环境,容易出现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症状;严重还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送你一碗祛热除湿汤

随着夏季降雨增多,人们避热趋凉,久处潮湿环境,身体易感“湿邪”。医生建议,日常可配合进食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西葫芦、冬瓜等;肢体水肿者,也可自制祛热除湿汤(薏米、绿豆、玉米须各20至30克同煮即可)。

小满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愿你保持“小满”状态,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小满过后 请你喝这四杯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8
小满过后 请你喝这四杯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8
养生做好这5点,足够了!
人民网科普 2024-05-23
小满,宜吃苦尝鲜,未病先防
芸健康 2024-05-21
今日小满 宜清热祛湿“吃点苦”
人民网健康 2024-05-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