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执法检查不入企、少入企,执法监管不越位、不缺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9 12:21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介绍,生态环境系统不断提升利用非现场方式和数智化手段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生态环境执法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从“现场检查”向“无感执法”转变,从“事后惩戒”向“全程防控”转变。

通过应用卫星遥感、红外成像、无人机、无人船等智慧装备手段,将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大力推行无感式、穿透式监管,生态环境领域“天、地、空、水、陆、海”一体化问题发现机制逐步建立,非现场执法已经从“理念探索”真正走向了“实践应用”。

今年1—8月,全国现场执法检查次数下降了30%,但各地问题的发现率提高了10—25个百分点;处罚案件数量下降了31%,但重点案件处罚比例提高了3.3个百分点,特别是对超标排放、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私设排污口以及非法处置、违法倾倒固废等重点案件占比超过50%,这表明行政检查的精准度、智慧化、质效性大幅提升。

例如,将7.2万家固定污染源重点排污单位,12.5万个水、大气主要排放口都纳入自动监控,实时管住了65%以上的污染物排放。同时,利用移动实时监测车、水质微站等手段,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等实施“入园不入企”的实时非接触式执法,有效实现了执法检查不入企、少入企,执法监管不越位、不缺位。

“规范涉企执法检查,针对的是乱执法、滥执法、低效执法,不是不执法、少执法,也不是执法越宽越好,而是要提高执法的精准性、规范化和威慑力,达到更好的效果。”于会文强调。下一步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加快构建更加精准、智慧、高效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执法体系。通过非现场执法实现环境监管“无处不在”;通过分级分类管控实现对良好企业“无事不扰”;通过规范执法行为实现执法过程“无懈可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涉企行政检查要不缺位不越位
新华社 2025-01-05
新华时评:涉企行政检查要不缺位不越位
新华每日电讯 2025-01-04
生态环境部:规范涉企收费罚款,严禁以生态环境保护名义向企业摊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2
《海南经济特区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施行 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
法治日报 2024-09-01
昌平区生态环境局持续加强夏季执法检查活动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2024-08-24
北京市去年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46万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生态环境部:督促地方加强监管,推动海洋养殖绿色健康发展
​第一财经 2023-08-28
打好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战!昌平区生态环境局执法检查已开启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2022-10-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