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带您一起关注: 揭穿“套路贷”陷阱 守护金融安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8 16:37

近年来,“套路贷”披着“低门槛、高额度”的外衣,利用借款人急用钱的心理,通过层层设套、恶意催收,将受害者推入债务深渊。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通过分享以下案例及风险警示,带您一起揭穿“套路贷”陷阱,守护您的金融安全!

案例回顾:虚假网贷背后的“吸血”链条

河南省某市公安机关在浙江杭州、陕西西安、广西北海、广东深圳、安徽淮南等地,对“3.25”特大网络“套路贷”犯罪案件组织集中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人,现场扣押手机几十余部、电脑及银行卡100余张,查扣涉案资产20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蔡某、陈某等人在境外通过微信等通讯工具指使吴某开发200余个网贷软件,同时纠集宋某等人在互联网实施“套路贷”犯罪活动,并对借款人实施软暴力催收,受害人数超3万人。

案例分析:上述案件中,不法分子开发非法贷款软件,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从事非法放贷活动,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影响经济有序发展。他们通常以“无抵押、无担保、高额度、秒到账”等诱惑性的词语开展宣传。在发放贷款时,通过要求借款人签订“阴阳合同”,收取高额手续费、管理费、咨询费等费用抬高贷款成本,名义上放贷金额很高,实际到手资金却很少。还款期限届满时,通过各种手段恶意制造违约或肆意认定违约,强行要求借款人支付高额逾期利息或转贷,让其背上巨额债务。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提醒您:增强风险意识,选择正规渠道,才能让“套路贷”无处遁形,守护自身财产与尊严。

一是拒绝“三无”网贷平台

核实平台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是否具备金融业务许可;警惕名称频繁变更、无固定办公地址的“马甲”App。

二是看清合同本质

拒绝签订含“服务费”“咨询费”等模糊条款的合同,要求明确标注实际到账金额、综合年化利率;警惕“转贷”“展期”建议,避免债务滚雪球。

三是理性评估还款能力

量入为出,优先选择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渠道借款;勿为“短期周转”轻信高息贷款,避免“拆东墙补西墙”。

四是留存证据依法维权

保存借款合同、转账记录、催收录音等证据,遭遇暴力催收立即报警;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拒绝私下妥协或委托“反催收”机构,防止二次受骗。

结语:消费者需牢记:“无抵押”≠“无代价”,低门槛背后往往是高风险;“快放款”≠“真救急”,盲目借贷只会让困境雪上加霜;“忍气吞声”≠“解决问题”,依法维权方能斩断黑手。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贷款见证人何以被“套路”成贷款人?上海十一家助贷公司套路诈骗手续费两亿元
法治日报 2023-09-28
贷款见证人何以被“套路”成贷款人? 上海十一家助贷公司套路诈骗手续费两亿元
法治日报 2023-09-28
借款5000元却欠下550万元!警方揭露“套路贷”陷阱
央视新闻 2023-05-10
网贷乱象调查:虚假广告诱导消费者,变种“砍头息”层出不穷
法治日报 2021-11-03
拍案丨起拍价200万元的豪车迈凯伦 背后暗藏特大套路贷涉黑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26
套路贷变种 打击手段升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1-23
手抄贷、招工美容贷、捆绑搭售保险……套路贷又出新花样
新华网 2020-09-12
警探号丨“抄抄材料”就能获得贷款?揭秘手抄贷陷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8-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