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巡航|你的虚拟对手团里有多少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3 10:24

“你理想的工作状态是什么?”

“在一个人们认为体面的机构,做着科研工作。”

“人们,这些人是谁?”

“可能是身边的亲戚朋友。”

“大概有多少人你估算一下?”

“可能有三四十人。”

“所以你在为这三四十个人,规划未来三十年的人生。”

“对哦……好奇怪……”

——来自最近我职业咨询里的一次对话。

12bt3_b.jpg

感谢来访者的真诚,在我面前分享了内心的欲望:要人前体面,要他人的羡慕。不过,听得多了,我就会让他们说一说,“人前”的“人”有多少。

大部分的答案,很少过50个。

想想真的有趣。50个人,是很多人上学时,差不多一个班级的人数。在那个数字里,你或许会去竞争,去排名。心里想的是,每多一分,每少一分,你就把多少人甩在了身后,或者你被多少人超了过去。那些人是被公开承认和允许的“对手”。他们可能根本不在一个学校,不在一个区,甚至不在一个城市。他们无形却似乎实在。

但大多数时候,眼前的50个人,是你直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比较对象。

我在很多咨询里都有听到过,好朋友好闺蜜最后因为成绩,变得生疏与尴尬。无话不谈的二人关系里,却不能允许其中有一个人突飞猛进。那可能被感觉是一种抛弃、背叛、宣战,也常常是自我否定的开端。

学生时代与成年时代最大的不同是不再有标准。成人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需要主动学习、主动沟通、主动挑战。成人世界,是依靠系统的游戏。但我们从被动比较到主动比较,却早已忘记,那些比较的标准早就没了。

比较,有时像是一种被反复强化的肌肉记忆,想赢过他人,却不知道在争什么;是善良的,也见不得w别人比自己好;并不是爱财之人,但好像钱财充裕又是展示与确信“自己还不差”的重要标准;面对职业规划、人生抉择痛苦迷茫,但自己想要的却总是不如他人的眼光重要——即使那些眼光仅仅存在于想象里。

这“50个人”,影响了很多人很长一段的人生。直至今日,哪怕已成年成家,还是在构建自己脑中虚拟的“50人对手团”。

我在咨询对话里,常常会做的一件事,是在聊完一切症结与可能性后,指着那“50个人”给来访者看,并告诉他们,“走吧,我们毕业很多年了。”

文/砸贝儿王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心海巡航 一声不吭 埋头实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1
特朗普接受马斯克采访再谈枪击案,称自己趴下后想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多少人被杀”
环球网 2024-08-13
你的健康值是多少?赶快测试一下吧!
人卫健康 2024-07-26
春节假期结束有多少人返回了工作地?这份热力图告诉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18
工作群绑住了多少人
北京日报 2023-12-26
感悟丨有多少人败给了“竹子定律”?
美到心碎的散文 2023-07-15
美文 | 懂你的人,才配得上你的余生
美到心碎的散文 2022-05-06
历史|《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了多少人?这次数清楚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