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丨张光福:却开图本看风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文史知识 2025-01-04 13:00

一、不朽画卷的产生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典艺术宝库中的稀世之珍。它以北宋都城汴梁(开封)的清明节盛况为题材,以高度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北宋盛世时东京汴梁的人情物志。元末杨准称它为“汴京盛时伟观”。明人李东阳在他的诗中对这幅画卷有这样的描述:

宋家汴都全盛时,万方玉帛梯航随。

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携童儿。

城中万屋翚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

花棚柳市围春风,雾阁云窗粲朝绮。

芳原细草飞轻尘,驰者若飙行若云。

虹桥影落浪花里,捩舵撇篷俱有神。

笙歌在楼游在野,亦有驱牛种田者。

眼中苦乐各有情,纵使丹青未堪写。

这既是看画的记录,也是北宋经济繁荣的现实状况。东京汴梁城在宋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商业空前繁荣。《清明上河图》正是产生于北宋经济繁荣的时代,若没有这种时代的景象,张择端是画不出这样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的。

关于张择端的生平,郑振铎先生曾作过一些考释。他大约生于1085年,卒于1145年左右。宣和(1120—1125)年间,也即张择端四十岁左右时,他的绘画已很出名,《清明上河图》大约就完成于这个时期。当时,在繁荣的背后,北宋政权实已岌岌可危,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导致了不断地农民起义,并又受到了辽、金、西夏等族接二连三地入侵。

不久,靖康之变(1127)就结束了北宋王朝的命运。在如此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时代,张择端创作了反映北宋繁荣的画卷,并不是在粉饰太平,而是含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以“汴京盛时伟观”的画面,唤起人们的爱国心。并且告诫为人君者、为人臣者“宜以此图与无逸图并观之”。在饱受民族侵略,河山面临沦亡之时,这一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有的人在嗟赏此图之时,竟呼喊“恨不能亲生其时、亲目其事”。当时和南宋也出现了不少摹拟之作,就是明证。《清明上河图》与比它稍后的一些历史画、风俗画,如李唐《伯夷叔齐采薇图》、《晋文公复国图》,肖照的《光武渡河图》、《中兴瑞应图》一样,表达了人民要求一个兴盛的国家、安宁的社会的愿望。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出现的优秀作品。

二、具有人情味的虹桥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灌注当时人民力量的三种自然景物,即虹桥、汴河、大桅船,它们本身就具有艺术的典型性。画家再现它们,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虹桥影落浪花里,捩舵撇蓬俱有神”。神是美的内容,在这“两岸风烟天下无”的境界中,它们以壮阔的形象渗入我们的心灵,怎能低估它们在画卷中的作用呢!先谈画中的这座飞桥。

人们称它为虹桥,据说创始于宋代,它是汴京东角子门内的上土桥、还是下土桥,这无关这幅画的宏旨。画家是把它当作历史的形象、当作艺术形象来描绘的,赋予它以浓厚的人情味。这是一座十分精巧的木栱桥,从画家规范的视觉领域里,我们可以看到桥的每一部分的细节构造,桥本身是人民大众的巧妙创作,设计造型上美丽、轻盈、别致,画家以完全忠实历史的态度描绘下来,当然画家并没有完全从木结构应有的逻辑来描绘,而是处于偏右下方的角度作画,突出桥的弧形旋律,势若涌出,既不平缓、而又以轻盈的速度引向对岸桥头的空间结构,在宏敞的结构中,似乎储存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图景的境界,如此深邃,人的情感怎能不充牣填溢呢。

这座桥所具有的生活内容,也是极其丰富的,但如何把这物质结构的力量充分显示出来呢?仅仅依靠舒展道劲而富有节奏的轮廓线是不够的,这只是外在的美。画家为了使人们对于桥的内在因素有着透彻的理解,他表现了滚滚的汴河。人们在汴河上建造了虹桥,而虹桥又给人们提供了方便,你看那桥上有众多的摊贩和看船的人,有骑驴、跨马、乘轿等往来的行人,有挑担、推车、赶驴的劳力者,他们在探寻生活的历程中奔波着,他们在奋斗中、煎熬中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力。画家表现了他们,使这一飞桥得以传神,也使雄跨于汴河两岸的形象更为高大。艺术形象不仅能再现历史的踪迹,还使你去认识历史。当你心思爽然地看了这幅画卷之后,你别忘了“繁华梦断两桥空”的诗句,它表达了南宋人的怀念,说明这一历史的艺术形象,放射着美的情感的波纹,它还浸润着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爱国思绪。

▲《清明上河图》中段以“彩虹桥(上土桥)”为中心,另画汴河及两岸风光。

桥下的船是对桥的精神形象的补充。正待过桥的那只大船,论画艺,不啻为一张精湛的独立的画。但从内容上说,它是整个画卷的重要部分。你看,多少人在这只船上紧张的忙碌着,有的用竹竿在撑着船,有的用长杆钩住桥梁,有的抛麻绳挽住船,还有那些凭桥栏下望的人,邻舟上的人们,都在指指点点地帮忙,这种强烈暴发出来的人的力量,凝聚在这只大船的形象上,衬托着船的巨大力量,它却从这桥的雄阔的空间中涌过,桥以飘逸的姿态欢迎着这船,而船在舒展平缓的旋律中行驶,它们似乎在合唱着,在歌颂、赞誉人的力量和人的心灵。

我们再说一说画卷中的汴河,它不是一条寻常的河流,它是隋炀帝杨广时代所开凿的运河北段,它在经济上、政治上联结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黄河作为美的形象来说,自然的因素最为丰富,而运河作为艺术形象来说,是人的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所以唐代大诗人皮日休的诗中以“共禹论功不下来”的句子赞美它,以大禹治水的力量相比,可见汴河的历史形象多么高大,蕴藏人的精神美多么丰富。综上所述,证明画家所描绘的汴河、飞桥、行船都不是从一般点缀风景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历史的形象、人的精神力量出发的,作者主要的创作动力,是把世间风貌中的物质力量、人的力量,灌注于当代人的精神意识中,使人们能够理解自身蕴藏的茁壮、新鲜的生命力,这说明作者只有站在整体的时代风貌中,才能抓住典型的环境,才有可能赋予一件作品的美的内容,《清明上河图》就有这样的客观效果。

三、《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多少人物

《清明上河图》是通过众多的人物形象,表现“汴京盛时伟观”这个主题的。画卷中的人物,数不胜数,据斋藤谦《拙堂文话》卷八统计,画了一千六百四十三个人和二百○八头动物。作者将这么多的人物,巧妙地组合于一幅画卷中,尤其人形小不及寸,而动作和表情,皆曲尽意态,表现之精能,令人感叹和钦佩。从现存的画卷看,大致可分为四段连续画。

第一段画面约占画卷的二分之一,从荒郊野外起,至汴河上的五个纤夫止。它象序曲一样,慢慢地向前波动着音响的节奏,你看人烟是逐渐稠密起来的,人们冲着汴河、城市,风尘仆仆地走来,他们赶着毛驴、背着米袋,劳动的场面不大。唯有这汴河上的船只占据了画面的主要位置,邑屋之繁、舟车之盛似乎从这里开始,作者对这些船只刻划之精细、对汴河水纹波浪描写的是那样认真,观其画意,作者要把汴河强烈深刻地表现出来。

第二段是一幅紧张的画面,就是耸立在汴河上的那座壮丽的虹桥。桥在这里是以高大的形象出现的,数以百计的人物,或拥立或穿行在桥上桥下,那正待穿过的大船,犹如巴船下峡图一样,冲过惊涛骇浪,为全画卷的第一个高潮,正是“虹桥影落浪花里,捩舵撇篷俱有神。”把桥的形象、人的力量交融在一起了,想画者之意,是以颂桥喻人之精神。

第三段画面以城厢外面的十字街口为中心,画中的店面讲究,都是砖瓦房,劳力虽多,但不紧张,有卖药人在讲话吸引众人,有站着谈话的人,就是那弯腰敲车轮者、刨木者,以及挑担、牵驴、赶车者都是东张西望的,在漫不经心的行进;至于那凭栏看鱼的人,更是极富闲情逸致。这只有在安宁的社会里,才可能见到这种和平景象,画者的本意大概也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的吧!第四段画面,描绘了高大城阙后面的街道市容,令人感到繁华似锦,铺面极多,正店,大药店、罗锦匹帛店铺,装饰得很体面,货物堆积如山,顾客熙熙攘攘。真是“倾城士女携童儿,城中万物翚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花棚柳市围春风。”画虽分四段,是从相对的节奏出发的。我国传统的长卷画幅,都是在构图上以优美的旋律取胜的,分割与联系都十分自然和谐。

《清明上河图》也是这样,它象一首完整的交响乐、旋律连贯、顺畅,节奏是有起伏的,调子是快慢相间的。全画卷描绘了“珠帘十里沸笙歌”的景象,引导着人们逐步地进入画面所表现的意境。作者的重点放在人物的描写上。关于人物形象的刻划,明人李东阳在《清明上河图记》里作了生动的描述:“人物则官士、农、贾、医、卜、僧道、胥隶、篙师、缆夫、妇女、臧获之行者,坐者:授者、受者;问者、答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负者、戴者、抱而携者、导而前呵者、执斧锯者、操畚锸者、持杯罂者、袒而风者、困而睡者、倦而欠伸者、乘轿而搴帘以窥者。又有以板为舆,无轮箱而陆曳者;有牵重舟溯急流,极力寸进;圜桥匝岸,驻足而旁观,皆若交欢助叫,百口而同声者。”

从这一段描述中,再看这幅画卷,社会上各种人物的动态、姿势、身段、模样以及表情,无不生动地跃然画中。作者把这些生动的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之中,真实地表现出他们各自的本色性格。象“正店”门前卖杏花的人,后背拉高,头面下按,伸出弯曲的胳膊,向买花的妇女耐心的讲述,那求买的心情是很真实的。赵太丞家门前骑马的官人,头戴宽边凉帽,手执丝鞭,眼视前方,那悠然自得的神情,也表现得很自然。沿着拉纤人的河岸下,有八个人共同执桨划一只大船,那前后俯仰的姿态,多么协调,尤其是忘却了一时劳苦的笑容,又是多么真实可信。正过虹桥的大船,无论是用竹竿撑船的人,还是用长杆钩桥梁的人,以及抛麻绳挽船的人,都通过强烈的动作把他们的神情表现出来,这种夸张是完全必要的,搏斗需要智慧,需要力量,需要信心,作者所设置的这样一个紧张的情节,很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精神本质。作者把世间三百六十行的人物几乎都表现出来了,他们在画卷中占绝对优势,这才是“汴京盛时伟观”的真谛。那些大船运来的“万方玉帛”、那城中的“万屋翚甍”,以及百货千商、花棚柳市,如果离开了劳动人民,这座汴京城,也就只能是荒草遍长衢的景象,可见作者表现这“丰亨豫大之世”,意在体现劳动人民的精神和力量。

爱国主义画家李唐曾写打油诗讽刺他们:“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买来胭脂画牡丹。”是的,“中原板荡谁回首”呢,但人们在看了《清明上河图》后,却不能不唤起“当年景物对沉吟”的思绪,并在痛苦中产生一种:“唤回一饷繁华梦”的愿望。画的主题思想深化到如此程度,足以说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我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中,不愧为瑰宝。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1984年第2期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清明上河图密码》收官,不止悬疑探案,表达更有深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29
历史|《清明上河图》中—— 虹桥之下险象环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4
历史|《清明上河图》中—— 虹桥之下险象环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4
国学|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打开《清明上河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2
国学|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打开《清明上河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2
90后大开脑洞二创《清明上河图》
扬子晚报 2024-07-04
历史|“危机四伏”还是“为万世绘太平”?关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主题的解读与思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3
豆瓣高分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走上舞台,大IP改编瞄准“新人”
上观新闻 2024-06-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