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由北京市文物局、昌平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4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启动。启动仪式上,由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合作建立的北京明清考古研究中心揭牌。后续,北京公众考古季将推出系列活动,让中小学生有机会走进田野考古一线。
据悉,本届公众考古季以“公众考古,知行北京”为主题,旨在向公众传递考古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考古、感知历史,从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赋能社会经济发展。
本届公众考古季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为体验考古、云端展示、考古讲座、考古进校园、绘本出版等5大版块、共计11项活动。“在考古季,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将走进校园,给学生带去考古课。我们也将邀请公众走进圆明园、潞县故城、琉璃河遗址、明十三陵等地,让公众近距离了解考古。”北京市文物局考古处副处长刘海宁介绍,希望通过活动的持续开展,加强对明十三陵、圆明园遗址、琉璃河遗址等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和遗址遗存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着力提升考古研究能力、加强考古成果展示利用,聚焦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教育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认识中华文明。
开幕式同时宣布成立由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合作建立的北京明清考古研究中心。
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副主任袁江玉介绍,明十三陵作为皇陵是重要历史信息的载体。在接下来的考古季活动中,明十三陵将加强和学校的合作,推动考古知识的推广。同时,邀请公众走进明十三陵,了解考古的最新成果。“比如,我们会带领学生了解考古发掘出来的神路,了解陵寝背后的背景知识。同时,我们会利用数字化考古手段,让大家沉浸式了解考古知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