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陶海龙:如履薄冰 分秒必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3 22:04 阅读量:44678

9月10日,上汽大众帕萨特Pro上市。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在上任不到两个月后便将任内的首款新车呈现给了公众。

看得出,上汽大众和陶海龙的动作很快。

岂止是快,陶海龙将自己和团队的状态概括为:“如履薄冰、分秒必争”。这不仅是因为作为上汽大众基本盘中的核心产品,帕萨特新车型的推出对上汽大众今年业绩的稳定至关重要,更是因为上汽大众正处在由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的关键阶段。

随着第二款Pro系列车型的上市,上汽大众正在将产品力发挥到极致,同时将体系力转换为竞争优势,以期在不可逆转的行业转型中重新树立自己的地位。

关于产品:聪明与否 无关油电

刚刚上市的帕萨特Pro是上汽大众“Pro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Pro系列的打法是在机械属性已经很强的燃油车基础上“做加法”,补上智能化、网联化的短板。“最聪明的油车”是上汽大众为Pro系列产品打造的专属标签。

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在一些人的认知中,“聪明”这件事好像就是电动汽车的事,与燃油车没有关系。陶海龙指出,这显然是一种误区:“航天飞机烧油,军舰也烧油,能说它们不智能吗?”而且,燃油车的控制更复杂,要做到更聪明的表现,也需要更多的投入。

但上汽大众相信,如果燃油车的智能化能做好,就将形成一个蓝海市场。陶海龙透露,上汽大众从两三年前就开始布局燃油车的智能化。此番上市的帕萨特Pro和不久前推出的途观L Pro在燃油车中拥有最好的智能化表现。

帕萨特Pro搭载了与大疆车载深度合作的IQ.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契合中国用户驾驶习惯,可以实现0-130公里/时全速域内的L2++级驾驶辅助功能。

智能座舱方面,除了三款大屏加一款HUD组成的视觉交互空间之外,智慧车联系统配以科大讯飞语音方案,实现便捷化操作。上汽大众还和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展开深度合作,提供车载全知大语言模型服务。

确实,Pro系列与智能化做得最好的新能源汽车相比还有不足。但差距在“肉眼可见”地缩小。陶海龙表示,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方面上汽大众都有进步,而且会继续投入,尤其是在软件升级方面。

“聪明与否,与能源形式没有任何关系。”陶海龙强调。

关于企业:如履薄冰 分秒必争

虽然在谈及产品时显得信心满满,但作为上汽大众的掌门人,陶海龙身上的压力也是无法回避的。

作为上汽大众基盘的燃油车虽然很稳,但最新的数据是,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鉴于这样的市场形势,上汽大众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如履薄冰。”陶海龙如此描述上汽大众管理团队的状态。

但如履薄冰并不意味着畏缩不前。相反,陶海龙要求他和他的团队要“争分夺秒”,油车要坚守,但不能保守。

上汽大众的争分夺秒,一方面自然体现在“Pro三部曲”筹划与推出,这是消费者可以感知到的竞争力的打造。

陶海龙透露,目前帕萨特的月销量约为2万台,稳居行业领先地位。随着新款车型的推出,上汽大众期望能够实现销量的增长,将现有客户群体顺利过渡到新的帕萨特 Pro,并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新客户。

另一方面,上汽大众如今也开始深入发掘体系实力背后的竞争优势。

为了将上汽大众多年来积累下的资源充分发挥出来,陶海龙和同事们可谓殚精竭虑。以前一些隐藏在深处的体系力优势如今也被上汽大众发掘出来,打造成可见可及的竞争力。

陶海龙举例说,在保险市场上,大众品牌的产品是很受保险公司欢迎的,因为用料扎实,事故率要比竞品低很多,出险和赔付自然比很多品牌都要低。因此,上汽大众的战略重点在于如何将这一优势转化为市场上的竞争力。

身为18年“老大众”的陶海龙是了解上汽大众的。此番上任50天来,陶海龙又重新对上汽大众的能力建设摸了底。陶海龙总结说,上汽大众的开发底子还是很厚,有了德国大众和上汽集团的赋能,上汽大众在主导产品开发的项目进度过程中,非常专业也非常合理,目前进度都是受控地。“上汽大众整个体系在、产品在,团队在,市场也在,战略也清楚。”

陶海龙进一步解释说:“上汽大众的战略很清晰,要适应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市场变化很快,先进性很强,油车、电车、混合动力我们三条技术路线都要走。另外,这一年来智能化趋势非常明显,所有的领域我们都有明确、清晰的布局。后续推出的这些产品在技术上一定会处于市场领先水准,有大众品牌的品质和这些品牌基因加持,上汽大众能实现差异化的竞争。”

关于行业:务实合作 推动转型 

尽管“Pro三部曲”拥有更强的产品力,上汽大众也在深入发掘体系竞争力,但根据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燃油车的市占率必然下降。对此,上汽大众也做好了战略上的准备。

陶海龙透露,上汽大众中外双方非常务实地在逐项进行讨论,而且决策速度也是非常快。中外双方是非常务实的,40年前大众把产品带到中国,进行本土化、国产化的进程;40年后,遵循“in China For China”的理念,双方又应用本土化技术赋能大众品牌。陶海龙认为,基于对市场的判断和认知,上汽大众的产品型谱和布局非常务实,也有充足的技术来源,能够解决产品技术先进性的问题。

上汽大众这种内部合作方式的变化也反映了当下合资模式发展的现状。有媒体指出,目前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60%。作为一家头部合资车企,上汽大众难免会感到凉意。但陶海龙认为,合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公民,和本土车企一样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合资企业的存在促进了市场竞争。无论是合资还是本土品牌,在秉持公平竞争原则的基础上,作为市场参与者都是值得尊重的。

归根结底一句话:“关键在于企业自身必须不断提升竞争力。”

文/杨铮

编辑/杨铮

相关阅读
国补地补全兜底 上汽大众六重好礼助力新年开新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6
上汽大众2024全年销售120万辆 开启合资2.0新时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4
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登顶2024年合资单一品牌销量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2
年末宜买新车 上汽大众年终福利不容错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5
上汽大众40周年再传捷报,帕萨特连续五个月销量破2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3
40周年蓄力再启程 上汽大众11月销售12.3万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0
感恩每一次相遇 上汽大众大众品牌2024年度销量破百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3
上汽大众再续前缘 “合资2.0”由此开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