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加速构建全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的北京亦庄,在“机器人+”医疗健康领域迎来多项全球全国首创成果,中国首款人工智能辅助骨健康评估医疗产品——AIVIEW®人工智能骨健康评估系统(骨力宝)和中国首款AI+运动损伤评估医疗器械产品——AISM®运动损伤评估系统获批上市,成功填补了我国骨健康评估和运动损伤评估的技术空白;颅内动脉瘤手术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核心AI软件获得中国第一张AI治疗的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取得了国际和国内多项发明专利授权,开创了AI辅助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的先河,成功填补国际空白。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木谷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赋能骨科医生,解决更多传统骨科难题。”长木谷董事长张逸凌博士介绍。骨骼疾病的早期发现对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AIVIEW®人工智能骨健康评估系统(骨力宝)和AISM®运动损伤评估系统作为长木谷此次上市的两款新品,其搭载的人工智能算法提升了医学图像处理的精准性和效率,可为医生提供更为清晰的评估依据。
其中,AIVIEW®人工智能骨健康评估系统(骨力宝)融合了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前沿AI技术。具体到临床实践中,AI系统通过海量医疗影像数据的训练与学习,可以快速精准地基于髋关节、膝关节的X线片数据,实现AI智能评估与分析,并结合权威指南产出影像报告,辅助医师完成阅片、测量、报告撰写,发现潜在的病变迹象,为医生提供科学、客观的辅助评估信息,实现对骨关节疾病的早期发现。AISM®运动损伤评估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与医疗大数据的结合,能够实现对膝关节的三维重建,智能分割,智能识别,精确测量,确定骨隧道位置,实现精准高效的术前评估与手术模拟,智能输出ACL重建手术方案。
AIVIEW®人工智能骨健康评估系统(骨力宝)
强联智创推出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智能化解决方案,由AI软件“UKnow®颅内动脉瘤手术计划软件”、导管塑形机器人“塑形自助终端”、配套智能耗材“一次性微导管塑形器”三部分组成,实现了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的AI术式升级。“整个步骤下来,原本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卡脖子’环节就被解决了,医生拿着塑好形的微导管,可以直接进行接下来的手术操作。”强联智创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秦岚介绍,“该产品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式实现关键手术步骤的‘全自动驾驶’,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也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聚焦机器人关节领域,灵足时代通过将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电机+驱动+减速器+编码器四合一)量产化来赋能机器人、消费产品和工控领域推动自动化行业革新,RobStride系列已实现在各行各业批量交付。
首形科技打造仿生机器人实现了与真人高度相似的触感体验,从细腻的毛发纹理到真实的皮肤毛孔、胡须,其超仿生的魅力为服务行业的机器人应用带来了全新的可能。通过AI与人脸机器人的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面部驱动更加自然,无需人类监督,机器人便可通过自监督学习算法自主学会做出各种表情。SRT软体机器人的柔性末端夹具系列产品采用高分子弹性材料制备而成,具有极高的适应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成功攻克传统夹具对产品尺寸、形态一致性要求高的难题,是实现产线智能化升级的关键零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异形易损工件的搬运和多变的生产环境。
“一个产业、一套规划、一个产业局、一家平台公司、一个园区、一支基金,在亦庄,这是不少重点产业发展的配置方式,围绕机器人产业,这样的组合机制已经完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局是重要手段,引导、支持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围绕重点产业成立专门的局——“专项、专班、专人、专责”,是亦庄的一种探索。
据悉,通过一系列战略性布局,北京亦庄已拥有机器人生态企业百余家,其中半数是专精特新企业,已落地优必选等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SMC等机器人关键部件企业,产值规模近百亿,占全市机器人产业的一半左右,基本形成了覆盖芯片、操作系统、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