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安德烈信手按动琴键,琴音凌乱,女儿安娜匆匆赶回公寓,诘问他为何气走护工。两人的对话略显牛头不对马嘴,其实,这都是阿尔茨海默症在安德烈身上显露的端倪。8月15日至18日,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被拉入记忆与现实交错的时空漩涡,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话剧《父亲》(中文版)亮相2024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在北京·看世界”板块,4场演出几乎座无虚席。
话剧《父亲》剧照。记者 方非摄
法国剧作家弗洛里安·泽勒创作的剧本《父亲》曾摘得“莫里哀戏剧奖”最佳剧本并提名业界多个重大奖项,据此创作的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也曾斩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等30余个大奖。上话版话剧《父亲》由导演蒋维国执导,金士杰、田水、刘鹏、谢承颖等演员共同出演。作品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它展示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安德烈逐渐丧失记忆与认知的过程,但其巧妙之处在于,无论弗洛里安·泽勒,还是上话的主创团队,都充分利用了“眼见为实”的“陷阱”:每当场灯暗下又亮起、双面舞台悄然旋转时,“悬疑”色彩都会越加浓重,公寓里的摆设一个接一个地消失,逝去的人与事重新出现,熟悉的家人变换了全然陌生的面容……随着演出平静而克制地层层递进,观众会抽丝剥茧地意识到,如此混乱颠倒、逆转循环的时间线,正是安德烈渐渐被阿尔兹海默症蚕食、吞噬的真实感受。
话剧《父亲》剧照。记者 方非摄
“我在台北读到剧本时,就很被吸引。”饰演安德烈的知名演员金士杰说。对待舞台作品一向非常慎重的他与上话携手,以这部《父亲》完成了自己与大陆院团的首次合作。演出现场,金士杰的诠释细腻自然,举重若轻,从最初的执拗倔强,到最后“退化”为孩童时的恐惧无助,他的表演循序渐进,如同定海神针撑起了全场高光,收获了热烈喝彩。与安德烈有着最多对手戏的安娜,被田水演绎得温柔而疲惫,举手投足间的真实“质感”非常能调动观众共鸣。“我的母亲也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排练时,安德烈与安娜的样子,总会和我与母亲的样子重叠在一起。”田水说。没有直白的讲述与刻意的煽情,提炼自生活本身的感受与扎实的制作彼此叠加,成就了《父亲》中令人动容的许多瞬间。
文/ 高倩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