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去体检或看诊,拿到检验报告时,看到有些数字后面跟着的“↑”或“↓”,心里难免会“咯噔”一下,担心身体是不是出了问题。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符号的意义。
破解检验报告上神秘符号
检验报告上的“↑”和“↓”就像是指南针,告诉我们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和“-”,就像是开关,阳性(+)表示该物质被检测出了,阴性(-)则表示未检测到。比如,看到“空腹血糖↑”,就知道血糖偏高了;看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示可能已经被乙肝病毒感染了。
不过,看到报告上的“小箭头”,别慌!更别急着上网查阅“病情”然后“对号入座”。建议还是找医生聊聊,医生会根据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健康人的数值可能也会超标
要了解检验报告,首先我们得了解“参考区间”,也就是俗称的“正常范围”。“参考区间”就像是“及格线”,告诉我们大部分健康人的检查结果大概什么样。这些线通常是基于健康人群数据的中间95%划出来的。
所以在统计学上,依然有5%的健康人的结果是超出参考区间的。因此,这个范围仅作为参考,而非绝对的“正常”或“不正常”的界定。
另外,年龄、性别、季节和检测方法都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高低。所以,我们有时会发现,同样的指标,男人和女人的“及格线”可能不同,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可能也有差异,甚至不同医院的标准可能也不一样。
有了“小箭头”未必“不健康”
检验报告上出现“小箭头”,就一定是“不健康”吗?答案是:不一定!
检验结果不是绝对的,这些指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刚刚提到的年龄、性别、季节和检测方法,还包括个体差异、生理状态、环境因素等。
人的身体状况是独特的。例如,某些人的血糖水平可能稍低于参考范围,但只要他们没有低血糖的症状,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压力、情绪、喝酒、服药这些“小插曲”,都可能会导致人体指标暂时性地升高或降低,同样也不意味着生病了。
人在高度紧张或疲劳时,某些激素水平(比如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会发生变化,但是休息过后它们通常会“冷静下来”。某些药物和保健品会影响检验结果。比如,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影响一些血液检查的结果,复合维生素可能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检查结果。因此,即使检查结果超出了正常范围,也不一定意味着存在健康问题。
文/朱东(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