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注重教学方式改革,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然而,当前的“灌输式”体育课堂依然普遍存在,典型表现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且组织形式以集体操练为主。这种体育课的进程固定、方法刻板、形式僵化,学生动不起来,思维没有被调动,学习效果不显著,难以适应素养导向下学生发展的需要。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提出“‘动·思·学’融合型体育课堂教学策略”,试图让体育课从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向发展思维能力。
“动”起来:主动参与 知识建构
“动”,是主动、乐动与灵动。通过意义认知、直接感知、游戏辅助、全身投入、身心共振等路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建构新认知与新经验的过程性学习。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改“教者发令,学者强应”为“主动感知体悟技能”,在真实情境下学与练,让学生灵动起来。
应倡导以游戏为活动形式展开课堂学习。游戏化教学更加关注学习需求,强化学习的情感体验,将枯燥乏味的传授过程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构知识、掌握技能。
比如,在进行“各种姿势的滚动”教学时,教师在准备活动环节设计了导入型游戏——“捕鱼”。学生借助“捕”和“躲”两种常规动作发展灵活的奔跑能力。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教师又增加了“抱头深蹲”的安全性躲避条件。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充分热身,二是在游戏中渗透一定的技术要素,为“蹲撑”和“低头团身”两个动作的教学做铺垫,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前感知后续所学动作的技术要点。在技能学练环节,教师又设计了两个助推型游戏活动——“发明信片”与“摇小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低头含胸”“抱膝前后滚动”两个技能的要领。在第二课时“向前滚翻成坐撑”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在练习中常忽略低头含胸,导致滚翻不顺利或方向偏移。教师设计了“羊角球”游戏,让学生体会“收羊角、团紧身,滚动圆滑要蹬腿”的动作要领,有效解决了学生学练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思”跟进:问题驱动 启发认知
“思”,即思考、思索和思维。教师通过问题设计,支持学生对知识、行为、关系进行识辨、审辩和辨析,帮助学生有策略地学习。
教学中,教师应将问题融于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真实情境中感知技术与知识,掌握运动技能,促使学生的知识认知与运动认知相融合,将体育学习从单纯的身体活动拓展为脑体结合活动。
七年级“足球圆圈传抢球”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在真实情境下多人传接球与少数人抢球的攻守对抗。教学中的关键之处是对抗中利用传接球配合控制住球权。教师根据关键问题设置一系列递进性问题链——“你可以用什么方式传球”“应该把球传向哪里”“有防守的情况下何时传球最合理”“怎样让同伴接球舒服”“如何才能断球成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思考活动中学习传接球技能,选择传球方式、感悟合理的传球目标、把握传球时机和控制传球力量,以及积极跑动、正确预判和主动拼抢的抢断球防守意识,养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学”有成:深度探究 促进理解
“学”,即学会、会学和迁移。运动技能的形成既需要一定时间的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本体感觉和正确的动力定型,又需要认识和理解技能的目的和有效运用的道理。一方面,运动技能是一种操作性认知,是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学练而产生本体感觉的结果;另一方面,学生只有在理解运动技能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加自觉、有效地练习。
在“足球圆圈传抢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技能学练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如传接球没有成功或者无法突破防守且同伴位置不佳等现象,基于这些现象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尝试调整传球的速度和力量,从而完成学习。这一过程强化了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迁移,包括项目迁移、运动迁移、生活迁移等。比如,教师可以复盘提问,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如“传接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成功秘诀对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归纳出相对完整的技术要领并加以巩固,加深对动作技术的掌握、理解和运用,引发学习迁移。
“动·思·学”融合的体育课堂教学专注于“战术意识”和“学习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时刻保持运动中瞬间决策的意识,让学习的“思”有效融入技能的“动”中,在运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决策能力、反思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深度探索中形成自主性的经验,并将其迁移到学习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作者/姚玉良,单位系浙江省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