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光明日报 2024-04-01 09:15

人工智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作出部署,并首次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写入其中。这将为新一轮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应用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加速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核心在人工智能。创新主导,科技驱动,以创新链催生产业链,以产业链壮大价值链,成为现代经济繁荣的关键。产业革命背后是技术革命。科技革命带来新的生产要素,优化传统生产要素,改善生产的组织和管理,从而培育新产业,形成新生态,促进新发展。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以科技创新的动力变革驱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人工智能可以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和组织效率,降本增效;可以替代危险或特定岗位的人力,创造新型就业岗位,优化劳动力要素;可以为传统制造业智慧赋能,改善生产要素结构;可以提高新药研发效率,提升金融风险监测水平,推动自动驾驶等,促进新型技术和服务创新;还可以实现图像识别和搜索,优化公共服务等,增进社会福祉。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应用溢出性强、牵引力足,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具有显著的“头雁”效应。

全球经济跃升,得益于人工智能。作为牵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的集成性技术,人工智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推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广泛辐射、全面渗透,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现突破后,不仅在金融、医疗、制造业、交通运输、教育、文化、零售和电子商务等各领域迅速渗透,赋能千行百业,还促进了芯片、算力、半导体、光模块等关键技术领域,以及基于各类识别技术构建的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等人工智能自身产业链的极大繁荣。有知名国际机构测算,随着更多以自然语言处理为核心技术的先进生产力工具被采用,未来10年全球年均GDP有望增长7%,约7万亿美元。各国纷纷围绕人工智能展开激烈角逐,以期借人工智能之势在新的历史变局中抢占国际竞争优势。

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乘信息化东风,逐数字化浪潮,成智能化之势,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网络强国战略指引下,有关部门先后出台《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初步形成以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骨架的网络法治体系,特别是实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等政策举措,推动“算赋百业”,不断丰富智慧农场、智能港口、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智慧家居、智能教育、自动驾驶、智能诊疗、智慧法院、智能供应链等应用场景,成绩斐然。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专家预测,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的经济价值,其中我国将突破30万亿元。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水平已进入世界前列。

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机遇在人工智能。当前,我国已形成从底层芯片、通信设备到平台的完整产业链,具有互联网应用领先和大市场优势,但仍然面临特定制程芯片被“卡脖子”、高质量数据和语料存在缺陷,以及自主原创性技术不多、国际话语权较弱等挑战。“人工智能+”行动将促进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尽快形成,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形成更加完善的数据基础制度、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治理机制,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特别是聚焦人民群众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需要,鼓励人形机器人等一系列领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突破,加快布局超大型智算中心、无人驾驶、未来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多模态人机交互、工业理解计算及代码生成等创新性未来产业,将实现以新技术新产业带动生产力深层次变革,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发展之道,创新为要。新一代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抓手,成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以更大力度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以扎实举措牵引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必将有力支撑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新的澎湃动能。

文/支振锋(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