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四,美国将公布1月消费者支出物价指数(PCE)。
本周以来美股表现疲软,在消化了英伟达财报的利好之后,市场重新将目光转向了货币政策。结合此前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市场担心强劲的服务业将继续推高通胀,使得未来降息的节点被进一步推迟。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与美联储在政策路径上的分歧正在逐渐弥合。
服务业或冲击反通胀进程
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的数据,去年12月美国整体PCE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6%。除去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所谓的核心PCE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9%,为2021年3月以来的最小涨幅。
按照测算,对于美联储而言,只有当通胀月环比持续低于0.2%,才能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通胀率将回落到2%的中期目标。
第一财经记者汇总发现,在过去7个月中,有六个月的数据满足了条件,外界也对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最早在3月开始降息报以期望。然而,1月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表明,随着就业市场火热、保险、医疗等费用推高通胀,PCE指数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可能出现加速升温迹象。
摩根士丹利和富国银行近日发布报告预计,美联储最看重的通胀指标核心PCE同比增长2.8%,但环比增长将加速至0.4%。这主要是受服务业活动扩张强劲的推动,1月份除能源、食品和住房外的服务业通胀将增长0.6%,三个月期年化增长率将升至4.2%。
事实上,美国就业市场并未随着去年下半年经济放缓明显降温。美国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35.3万,远超市场预期,失业率维持在3.7%,1月薪资较去年同期增长4.5%,创近两年来新高。
接下来,消费支出的韧性或将成为通胀走向的关键因素。美国商务部更新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占美国经济活动三分之二以上的消费者支出以3.0%的速度增长,较前值上修0.2个百分点。
纽约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到高利率的冲击,美国信用卡余额增速有所放缓,同时拖欠率正在迅速上升。富国银行认为,未来个人收入数据表现值得关注。随着疫情时期过度储蓄和获得信贷的支持因素逐渐消失,个人收入再次成为支出的主要驱动力,“1月个人收入增长0.3%。但劳动力市场放缓的迹象表明,今年工资增长可能会进一步放缓,这将限制消费的持续增长。”
美联储耐心应对降息
除了美联储以外,通胀也将成为今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的关键竞选问题之一。美国总统拜登近日也承认,在降低物价方面仍有工作要做。
近期多位联储官员通过各种场合为市场利率预期“降温”。美联储理事鲍曼(Michelle Bowman)周二表示,在考虑未来货币政策的变化时,她将“保持谨慎”,现在还没有到降低利率的时候,过早降息可能需要未来加息。她补充说,一旦通胀反弹,如果需要,她愿意进一步加息。
美联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认为,(通胀)进展正朝着今年晚些时候降低利率的正确方向发展。但这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重要顾问强调,美联储将继续依赖数据,没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可以展现整体情况,而是需要一系列的报告,这些报告应该结合起来看,是否有迹象表明通货膨胀正在朝着2%的目标放缓。
联邦利率基金期货显示,投资者已经基本排除了5月降息的可能,将首次下调利率的时间推迟至6月,同时全年降息空间只有3次,这是年初市场定价的一半,与美联储去年12月的利率点阵图预测相吻合。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显然美联储更担心过早降息,而不是太迟,“现在美国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因为强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健康的家庭和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继续支撑着经济。”
近两周来,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和花旗在内的多家华尔街机构纷纷改变了原先的预测,将美联储政策转向的节点转向了6月。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在发给第一财经的报告中表示,预计美联储将于6月开始降息。面对紧缩的货币政策,经济一直富有弹性 ,“考虑到就业和通胀的上行惊喜,我们现在预计美联储在降息之前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然而近期由美国纽约社区银行业绩暴雷导致的商业地产风险再次引发市场关注,货币政策继续保持限制性或加剧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压力。美国财政部在上周发布一份声明中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包括银行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潜在损失,以及银行是否有足够的准备金和资本金来处理商业地产贷款损失。美国投行杰富瑞(Jefferies)分析师写道:“我们认为纽约社区银行的风波有其特殊性,但不容忽视的是,区域银行业仍存在风险。”
Oanda 高级市场分析师厄拉姆(Craig Erlam)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实现通胀目标的“最后一英里”有些崎岖不平,显而易见的是,投资者是否相信战胜通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联储是否认为自己战胜了通胀,“如果美联储最终降息被推迟至6月或者更长时间,市场将重新定价风险偏好,企业盈利预期也会调整,美股将面临不小的下行风险。”(樊志菁)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