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博物馆里打卡寻“龙” 看千年龙文化演变
央视新闻 2024-02-13 14:33

春节期间,到博物馆看展也是了很多人的休闲度假之选。这段时间在上海博物馆,除了馆内常设大展,一场迎春生肖特展也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打卡寻龙。

总台记者胡祎玮:上海博物馆可以说是春节期间上海的“顶流”展馆了,一大原因就是龙年迎春展。每年上博都会在人民广场馆一楼大厅举办一场生肖迎新展,今年的主角自然是龙。这次上海博物馆的生肖特展是从几百件龙形象相关的文物中,精挑细选出不同时期、形象各异的龙文物精品。

龙年迎春展 看千年龙文化演变

展出的文物中,最早的就是玉玦形龙,距今有超过五千年以上的历史,诞生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晚期,这类玦形器被认为是龙的早期形象,根据造型推测可能源自猪、熊或蚕等,也被称为“玉猪龙”,体现了龙文化起源的丰富性。

展览里,体量最大的就是近代的珊瑚龙了,用整枝红珊瑚株雕刻而成,也是博物馆首次展出这件馆藏,龙的形象又非常生动,口中还有可活动的宝珠,四肢上雕有灵芝和小龙,可以说独具匠心。

展览中,还可以看到来自西周晚期和金代的龙纹盘、唐代的金龙和鎏金铜龙首银链、明末清初的六龙杯等,细心的观众会注意到这些展品里的龙纹发生了变化、龙爪数量也发生了变化,也可以直观感受到龙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发展。

不只是“高冷” 龙文物也可以“萌萌哒”

采访中记者发现,展览中最受观众喜爱的还是清乾隆年间的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耳扁瓶:扁瓶颈部用胭脂红写了一个长寿的“寿”字,瓶身的龙五爪全张开、身体直面观众,看起来很有动感又充满亲和力。

馆方介绍,龙的形象往往神秘威严高高在上,博物馆这次也是特意挑选了这样一个颇为可爱的龙的形象、还把它做成了文创扑克牌,与观众分享新春的喜悦,今年参与了春晚魔术的观众们,或许可以考虑来这里添置一副新的扑克牌。

同时,这件文物的造型借鉴明朝永宣时期的抱月瓶,胭脂红又是乾隆时期从西洋引进的颜料,也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在反映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品格。

多元文化交融碰撞 看东西方文化跨时空对话

放眼整个博物馆,体现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也不仅仅是这一件展品。馆内正在进行“对话达·芬奇”特展,也在别具匠心地呈现出一场东西方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艺术盛宴。

在特展中心,是达·芬奇画作最具东方美学神韵的油画《头发飘逸的女人》,展馆内还有和达·芬奇同一年代的艺术家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轴》。

博物馆也是首次拿出18件馆藏中国古代绘画传世佳作,和西方18件文艺复兴艺术珍品同步展出,让观众可以透过一扇窗、一道拱门,看同时期的中国与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技法上的异同,再加上各种多媒体展陈形式,亲身感受一次跨越时空的东西方艺术对话。从中我们也看到上海的文博展馆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打造更高质量文旅体验的探索。

上海新推出70多项文博美术展览 带来新春艺术盛宴

就这个月,上海博物馆东馆也开始试运行,这样一座文化新地标也让市民游客又多了一个新春好去处。当然,没能抢到预约门票的观众也不用失望,春节期间,上海全市200多家文博美术场馆新推出70多项高品质展览,丰富市民游客新春文旅选择,记得规划好行程、提前预约。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恐龙化石又添新成员 王氏栗树龙对外展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2-15
封禁42.5万个风险账号 国家博物馆多举措防范“黄牛”抢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25
听红色故事、参观博物馆……看各地少先队的实践活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1
古籍修复、拓片制作……课堂搬进博物馆让知识“触手可及”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6
殷墟博物馆新馆今起正式开放 一览殷商时期车马景象
央视新闻 2024-02-26
耗时5个月 87岁“画龙爷爷”画出多彩中国龙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15
因剑得名、凭瓷生辉 一起去感受龙泉独特的“龙气”与“龙魂”
央视新闻 2024-02-15
龙馆“寻龙” 春节去博物馆见证亿年生命演化
央视新闻 2024-02-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