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谭卓首次个展“不现时”在北京颂艺术中心展出,全新二十多件新作展现了对生命与科技、对过去与未来以及个体存在的深刻洞察。在北京青年报记者与谭卓的对话中,我们得以窥见她的创作理念。
“不现时”魅力
新展名为“不现时”,在外界看来这或许是个“谐音梗”,而谭卓表示就是字面意思——不是现在的时间,它来源于德勒兹的一个哲学观点,“以另外一个视角,从未来去看过去,体味维度的变化”。作品未来感十足,思考和追问着未来的科技与生命的走向。谭卓坦言这次作品抱着可以和大家沟通和探讨的想法,希望通过时空的变化,让大家更好地去关注到一些问题。
2022年北京艺术双年展中展出了谭卓的作品《启示录》,这是一个由“数字人”谭卓呈现的装置艺术作品,此次“不现时”中也有不少作品由此展开,但变化是从谭卓自己的形象变成了由AI生成的无脸的虚拟人物。
这是“数字人IP”的再次延伸创作,创作灵感来自于格勒斯的哲学观点——无器官身体,她的初衷是想把个体的明确标识去掉,呈现出更物质化的,但同时变化流通的个体。谭卓表示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表现众生相,“它既是我,它也是每个个体”。
不被束缚的她
本次展览的20多件新作品,编号十分特殊,是用一长串数字来诠释的。提及此事,谭卓坦言这是由数据和作品的尺寸形成的数字组合。这次创作呈现了抽象的作品,所以不仅是作品的名字是开放的,这些作品也没有边框,“我不希望用太具体的东西把它限制住”,谭卓说,“就像我的性格一样,不喜欢太多的束缚”
这种自由和随性同时也体现在个展场地选择和作品的呈现风格上。这次选择在頌艺术中心办展览是宽敞和开阔的空间打动了她,800平米的艺术空间与整个展览表达的气场完全匹配。在这个空间里面,没有用传统的上墙方式,而是全都用了亚克力来呈现,即使金属风格的作品给人重且硬的感觉,但这些作品从远处看非常轻盈通透。
通过将二维的平面线条延伸到现实空间来,让参观者沉浸其中,好像也置身在创作的语境里面,尽情徜徉,感受着作品传达的无限可能。
在策展人朱朱眼中,谭卓是“无限可能的”,他表示:“比机位和视点、题材与观念更重要的是,所有出色的作品都基于对人性和人类集体处境的理解,譬如人的一生本就在扮演多重的角色,自我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流淌的状态,艺术以其个体创作的属性带来更多的自主。”
消解的身份标识
在“不现时”之前,谭卓曾有过多次艺术创作,如北京艺术双年展中的《启示录》等,以创作践行艺术家理想。同时她也曾担任国际电影节的艺术创新推广大使、艺术创新单元发起人。
而谭卓最令大众熟知的身份是演员,她塑造过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在大小屏幕上被观众认识和了解。因此再以艺术家的身份重新认识她时,对她的评价上总免不了“跨界”这个词。但她认为这只是外界对她的看法,她更关注“流淌的自我”。
“我在乎什么让我有兴趣,什么是我不喜欢的,我想要干什么,我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外在形式都无所谓,哪怕有一天去做厨师,只要成为一个好厨师就够了。”种种身份都是自我语境的拓宽,是她向外界探索个人世界的尝试。
当一个人主动卸下头衔,身份标识也随之消解,她可以自由地以任何角色进行创作,唤醒在同一个人身上、不同身份下的涌动的生命力。
先让自己满意
艺术总是相通的,演员经历对谭卓的艺术创作无疑产生了影响。她表示两者都是在创造,演员的二次创作需要让人物具有真实感,让观众信服;而作品的创作,是要在自己的语言里把它建立起来。谭卓谈到这次作品融合了她做演员的经验,例如这幅名为《NO.6212974637》的作品,好似“装裱师”立体形态像摄影机的镜头,里面的一些画芯艺术,也采用了比较戏剧化的语言画面去呈现,这些都很像电影的画面。
谈及创作的心得,谭卓认为对自己必须有要求,需要稳定地呈现作品,让大家看到一个艺术家创作的生命力;同时也要尽力把头脑中的想法落地,“从想法到作品呈现,了解过程的发展变化及看到成品的时候,你会重新去审视自己的认知,这些行为都是特别必要的”。
这是谭卓的首个个展,也是她多元身份的完整展现。与以往一个单独板块不同的是,这次只有两件以前的装置,其他都是新的作品。“时间很紧张,工作量也不小,虽然策划这类综合展览更疲惫,但最后呈现的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据悉,该展将持续展览至2月24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柴程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