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开门红”,是保险业在岁末年初举行的集中式营销活动,主要通过特价促销、附加服务优惠和增值服务等方法,为第二年销售业绩储备“弹药”。过去,业界几乎公认“开门红”是保险公司实现“全年红”最有效的营销方式。
但今年保险业“开门红”较为平静,淡化“开门红”正成为常态化趋势。相较往年,今年部分保险公司提前两个月左右开始筹备“开门红”,拉长周期以避免短期集中营销冲业绩、拼规模,均衡业务节奏,有效管控费用。此外在产品营销方面,营销员有更多时间学习准备和详细讲解各产品特色、提升用户体验,合理匹配产品。
近年来,部分保险公司利用“开门红”短期冲业绩,滋生出不少问题,捆绑销售、炒作产品停售、虚假宣传等时有发生,给保险业形象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监管部门一直在引导保险行业科学合理开展“开门红”营销活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引导各公司科学制定年度预算,防止激进发展、大进大出,严格执行“报行合一”,促进人身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淡化“开门红”,还意在引导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破行业供需错配的桎梏。在需求端,保险消费者一直存在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需求以及高质量的营销服务需求;在供给端,保险产品同质化、保险营销员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仍待破解。
供需错配之下,传统的“以量为王”的“开门红”活动,显然已不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行业共识是,坚定不移以客户需求为改革导向,才能打破行业供需错配的桎梏。为此,保险业需主动创新求变,针对中国保险消费的新趋势、新方式、新模式,提升代理人队伍质量、丰富产品形态、利用数字化工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保险业“开门红”的淡化是大势所趋,有利于保险行业回归保险保障本源和高质量健康发展,但对保险公司而言也有着不小的压力,短期内同业竞争、客户需求减弱和流失等问题不可避免。从长远发展来看,保险公司应自上至下统一战略和思想,通过淡化“开门红”,树立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