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实现234个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5 07:51

10月24日,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专题工作组“五组一办”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局、市商务局、北京海关、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优化工作成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通过扎实而丰富的体制机制创新,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降低。其中,三地已推动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4个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200余项“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办”。

据北京市发改委营商环境政策处处长张腾介绍,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推进机制正持续健全。为保障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优化各项工作的有序规范高效展开,由京津冀三地发展改革和政务服务部门共同牵头组建专题工作组,涉及三地商务、市场监管、海关、知识产权等80余个部门。专题工作组下设“五组一办”,分别是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跨境贸易、知识产权5个重点领域专项小组和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领域营商环境协同优化工作,开展本领域协同优化重大问题研究,组织编制本领域协同发展规划计划、年度重点工作等并抓好落实。专题工作组组长会议定期召开,及时研究协调推进跨区域、跨领域重点事项落实。

张腾介绍,2022年9月,三地签署京津冀营商环境“1+5”合作框架协议,立足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重点围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提高区域要素协同配置效率,提出5方面86项改革任务,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三地各部门的持续推动下,五个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成效初显:

一是推动区域商事制度协同互认,推进京津冀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政策一致、流程统一,通州区与北三县实现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

二是推动监管执法高效协作,联合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检查,推进监管标准统一、结果互认。京津冀公安联合推动115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职权统一。

三是推动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4个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200余项“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办”,建立“京津冀+雄安”12345热线合作。

四是推动跨境贸易协同开放,推动三地空港、陆港、海港互联互通,实现257家重点企业名单“三关”互认,三地通关效率和便利度显著提升。

五是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资源共享,签署京津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行动计划,在专利审查、案件审判、海外维权等方面开展协同保护,9.2万条涉案专利数据实现共享,助力三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迈上新台阶。

重点

关键词实: 政策协同夯实基础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在体制机制方面,京津冀三地相关部门紧密协作、深度“握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更提供了必要保障。例如,2022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天津、河北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商事制度领域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三地企业登记机关在现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政策流程协同一致,全面清理对企业跨区域经营、迁移设置的不合理条件和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

在政务服务领域,京津冀政务服务部门共同签订了《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政务服务领域合作框架协议》,京津政务服务部门共同参与签订了《民生和社会服务协同合作协议》,为持续深化合作绘制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京津冀三地商务、口岸、海关等部门也建立健全联动工作机制.2022年9月,三地签署《京津冀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一体化框架协议》,深化口岸合作和通关监管一体化改革,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协同发展。

关键词降: 交易成本持续降低

通过深度协同,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交易成本,三地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效益十分明显。在政务服务领域,三地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开设“跨省通办”专区,建设异地办事代收代办服务的远程视频会商系统……通过多措并举,实现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三地资质资格互认也取得初步成效,据市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充分研究沟通,反复“对标对表”,三地政务服务部门共同公布第一批165项资质资格互认清单,涉及京津冀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14家部门,包括50个类别的从业资质资格,进一步降低企业群众跨区域办事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关键词增: 要素流通提速增质

在各类协同政策的有效加持下,京津冀三地的协同服务在不断提速,推动了各类要素的加速流通,让三地企业持续获益,带来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北京市商务局介绍,三地建立了京津冀海关保通保畅协调工作机制,确定257家重点企业实现三关互认,该机制已入选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发展典型宣传推广案例。建立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联合推广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进一步提升口岸验放速度,提高通关效率。

京津冀全方位立体式物流通道也在持续构建。据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搭建“双枢纽”海关辅助监管系统,实现航空口岸“通关+物流”全链条数据共享。推动北京双机场协同作业监管模式落地实施,支持货物通过“卡车航班”在京津冀“三地四场”间常态化运营。支持京津冀区域“公铁”“海铁”“海空”等多式联运发展,助力开辟区域组货、区域集货模式的陆运班列新通道。5月30日,北京海关保障北京首趟“本地报关、全国通关”的中欧班列顺利开通。今年以来,北京海关共监管中欧班列报关单28票,货值1456万元,箱量220标箱。

在知识产权领域,累计发布转化项目近3000项,发布数量居全国首位;共建“知识产权交易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联合天津、河北搭建了“互联网+”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发布三地科技成果1000余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高质量法治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光明日报 2024-12-21
《深化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2025》在京签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2
加快打造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最新文件公布
国家发改委网站 2024-08-19
昌平区发出首张跨省迁移营业执照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0
京津冀新增百项区域通办政务事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7
在北京也能办河北的税 京津冀税务部门十年实现100个涉税事项“同事同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手持一卡“通”三地 让京津冀走得更近了
新京报客户端 2024-02-29
“京津冀+雄安”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新京报 2024-02-27
最新评论